第十八章 戒坛寺闵干交友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当晚,闵干佯装潘兴的义兄,带人劫狱,救走潘兴和卞延平的夫人席珍珍,赶夜逃往兴庆府。

  西夏南府元帅吴昊本是陕西华阴人,五年前与张元投靠李元昊。不顾身为大宋子民,为西夏做尽了数典忘祖的勾当。他当年往兴庆府的路上,在远亲席珍珍家落脚,席珍珍不嫌其潦倒热情款待,吴昊在西夏发迹后,让其弟吴晟拉席珍珍和潘兴入伙,在渭州为西夏卖命。

  潘兴和席珍珍逃往兴庆府后,往南府集闻社见吴晟,告知渭州暗桩被拔是巴言突哥泄密,吴晟对席珍珍和潘兴深信不疑。吴昊和黑风僧向来不和,嫌隙很深,吴昊得知黑风僧误事,心里甚是气恼。

  闵干送潘兴和席珍珍到兴庆府后,寻找一处名为斜柳的客栈暂时安顿下来,打算租一处宅院作为长期住所。斜柳客栈在国师府后街不远处。

  随闵干到兴庆府的是管浞和宁不喜,刚被闵干从渭州厢军招入机宜司蓝狐厅,两个人都是很闵干一起长大的同乡人,也一起到渭州入伍,两人同龄二十有五,管浞自小练武出身,机敏练达;宁不喜则沉默寡言,但思虑繁密。来兴庆府几日,他们走遍城内大街小巷和城门防隘。

  闵干带着管浞和宁不喜在街巷巡走的时候,有两人驾着黑马狂奔而来,一前一后,马蹄声很是脆烈,响彻整条街巷。两人一看就是西夏人,在前面的是一个健硕的汉子,两条粗壮的胳膊上纹了满了图案,一副武士装扮,面露凶煞气相;后面那个异常清痩,模样像是大病初愈,眼神却炯炯发亮。

  马快冲到闵干前面的时候,好几个路人都快速避让,有一老媪颤巍巍的躲闪,一个踉跄就歪斜倒下,正好管浞眼疾手快,一把将老太婆扶住,那烈马正好身旁冲过去,管浞暗叫了一下:好险!把老媪搀扶到路旁。

  前面那个纹身武士看闵干还没避开,抽出皮鞭往他身上抽去,闵干向后急闪,反手抓住皮鞭猛得扽了一下,纹身武士没有料到竟有人敢和他较劲,稍愣了一下,正想要下马,被后面的瘦子说了几句,于是骂骂咧咧地挥鞭策马而去。

  老太婆被管浞扶到路旁,在半段倒下的枯木坐下来。歇了一口气后,老太婆柱拐杖站起来,要迈腿时候差点又摔倒,可能是被扭伤了脚,只好又坐了下来。管浞用西夏语询问,老太婆手指着耳朵直摇头,管浞以为老太婆是耳聋,正想提高嗓音,宁不喜用汉语问:“老婆婆,您往哪去?”老太婆面露喜色,指了前面,宁不喜顺老太婆手指一看,是前面的一座寺院,赫然映入三个鎏金大字:戒坛寺。

  三人扶着老媪进了戒坛寺,聊谈中才得知老媪来寺院找他儿子,她是西夏南牟会城人,距镇戎军不远。他们被僧人迎进知客寮,入内僧人即奉上香茗,等候老媪的儿子出来。

  闵干等人正品茶时,进来一个尼姑,见老媪就很恭敬双手合十弯身行礼,道:“阿弥陀佛!施主吉祥!”老媪也还了个礼,一看就知道是相熟识。知客僧人对尼姑说明闵干几人的来因,尼姑很客气说道:“阿弥陀佛!施主慈悲,贫尼先替郭师父谢过大德。”此尼姑正是刚削发出家的没藏婷兰。

  闵干正要告辞,门外有两人飘然而至,进门后即向老媪磕头行礼,老媪说道:“儿啊,要不是几位恩人相救,今天你怕是见不到娘了!”说罢抹起泪来,给她儿子讲寺外遇险详情。老媪的儿子听了很是自责,过来对闵干三人要跪下来,被管浞扶起,管浞说道:“不必多礼,逢人遇险岂能无视?”

  老媪的儿子很诚恳说道:“不才郭文祎谢过三位侠士,此处乃丛林宝刹不便待客,几位不如随我到寒舍小酌几盅,以聊表谢意。”

  闵干本想辞离,一看三人气度不凡,也想到要交结当地人士,于是没再推辞,随郭文祎去了他的宅邸。

  郭宅离戒坛寺不到一里,虽不算豪阔但也雅致清幽,到客厅入坐后,冷文祎指其他两位说道:“这是我义弟蒋卫和李守贵,我们都是南牟会城人。”几人一番见礼后,开始阔谈起来。

  得知闵干找地方落脚,郭文祎说道:“我这里有个别院,闵兄弟如果不嫌弃,就在这里安顿下来。”闵干客气的说:“怎好叨扰郭兄的清静?”郭文祎站了起来,说道:“闵兄弟,南牟会城虽属西夏,但我们结义兄弟三个都是宋人,以后在兴庆府,这里就是你们的家,就这么定了不许推辞!”蒋卫和李守贵也极力劝闵干留下来。

  当晚,郭文祎便让人将别院腾出来,闵干几个就留住在郭宅。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