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城阙边上官赐宝第1/2段
傅清回来的头几天,整天待在房间里画图纸,她将崆峒派奇兵门的暗器画出来,让铁铺先打出样品,有分水蛾眉刺、飞抓、五行箭等。
七夕已经临近,丁汝君忙于准备节日货品,每天带着张焉若从驿站到城里几趟穿梭。石慧也买了一些果品,送到急递铺给义父。石敬吉家就在临近的安国堡,每到大节日他都回到家中,他让石慧七夕和他一起回家过节。石慧告诉张亢要到安国堡过七夕,张亢想了想,应了当天送她去。
初六晌午的州衙里,金台让江寒冰到后厨做了几个菜,师兄妹三人
在一起小酌。自崆峒山回来后,金台一直心事很重,喝了几杯酒后,金台说:“亢儿,我想辞去总教头上崆峒山和师叔研修剑法。”张亢自是不允,敬了金台一杯酒,说道:“师兄,你要上山随师叔练剑,并不妨总教习之务,可每月有几日上山。”江寒冰也劝说金台继续留任。
张亢取出《易龙图》,说道:“师父传我《红云剑谱谱》我失而复得,师叔传我《易龙图》予我疏于研习,真是羞愧难当。当日在通天梯,师叔没有提点是因我领兵,不想挫我锐气,乃师兄替我受过。以后自当时常参悟、苦练剑法,毕竟我们师兄弟三人自幼习武,当不负于师父教诲,也不愧于身为习武之人。”
江寒冰对金台说:“师叔乃世外高人,天育神授,师叔当面提点招式一片苦心,大师兄别再自责。”
金台错开话题,对张亢说:“我盘算着找一个吉日将你和师妹的亲事定下来,也算了了一桩心事。”张亢一时语塞。
江寒冰自是明白张亢的心思,对金台说:“师兄近段要应对庆州军务,过些日子再说吧。”说完走了出去,蹲在天井沿上暗自抹泪。
初七早上,丁汝君让傅清把驿站的女子都唤来,围在圆桌上做巧果、酥糖。傅清从小练武,女红厨活很少沾手,做巧果有些手拙,便埋怨:“娘,买一些做好的就行,何必这般麻烦?”丁汝君白了她一眼,训道:“小娃娃懂什么?你看焉若手这么巧,你跟着学学。”傅清一听恼了,嗔怪起来:“娘,我都要跟随将军上战场了,你还说我小孩。再说,她都快成我小妗了,还不得多会一些吗?”
傅清的话惹得大家笑起来,心里都好生羡慕,在父母跟前能撒个娇。
张焉若才意识到以后有可能会是长辈,耐心的教傅清做巧果。
做完巧果和酥糖,丁汝君又拿来一个大筲箕,上面装着各种颜色的绸丝和针线,傅清一看就跑出去了。江寒冰先拿起彩线编起七彩绳,石慧也跟着做了几条。
七夕是春节外最热闹的节日,官府休沐了三天。吃过饭,张焉若就带着驿站的淑媛们去逛街。递铺的急脚子留了几个当值,十几个都跟随在后面,除了这天怕是没有其他机会跟着。江寒冰的父亲主政全国邮驿,七夕跟她后面出来,自是不会被责骂。他们又把石慧当做家人,经常骄傲的对别人说‘俺们家小姐是全渭州最美的’,说这句话时心里都是美滋滋的。
渭州的街市上车水马龙、人潮如织,有些地方被挤得水泄不通,店铺也都生意红火,个个忙得热火朝天,脸上喜笑颜开。
走到南城西北的角楼下,传来一曲悠美的古琴乐。石慧精通乐律,被古琴声吸引住了,不由自主的慢下脚步。江寒冰也觉得诧异,这阙古琴曲这么美却从来没听过,她问石慧:“妹妹,这是什么曲子?”石慧答到:“这是嵇康的《长清》,会这曲子的人极少,多半是宫廷大乐师所奏。”
江寒冰朝琴声传来的地方一看,只见一个白发老叟,身穿灰长衫、面容清瘦但双眼炯亮,他正用如干柴的双手抚拨着琴弦,时而若鹤鸣九皋、时而若画眉低呜、时而若山涧落谷,琴声撩人魂魄、振聋发聩。一曲毕,老叟站起来伸伸腰,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
江寒冰不解的是此地与琴声格格不入,路人嘈杂且乱如柴垛。她和石慧走到跟前,问:“老伯,为何在此弹琴?”,老叟指了指旁边一个大鸽子笼。
“鸽子怎么卖?”江寒冰旁边有个急脚子问。
“谁说我的鸽子要卖?”老叟说罢站了起来,拿了一根棍子敲了敲鸽笼,几只鸽子从笼里飞了出来,站在笼子上,轻转着头梳理着羽毛。鸽子背褐腹白,头尾乌青,煞是灵动。老叟边清理鸽笼,边吟唱:“一朝养白鸽,四邻皆嫌弃。谁知风信子,能传相思意。”
石慧悄悄对江寒冰说:“这是关山雪鸽,十分稀少。可驯化成信鸽。”石慧说完这句灵机顿闪,像是突然发现了宝藏一样,眼睛发亮的盯着江寒冰,抿着嘴微笑,故作神秘状。
江寒冰瞬间明白了石慧的意思,看了看鸽子笼,约莫有三四十只。
她问:“老伯,能卖几只鸽子给我吗?”老叟头摇得像泼浪鼓,连连摆手说:“不卖、不卖,我只是出来清理清理鸽粪,晒一晒笼子。”
&msp;江寒冰朝琴声传来的地方一看,只见一个白发老叟,身穿灰长衫、面容清瘦但双眼炯亮,他正用如干柴的双手抚拨着琴弦,时而若鹤鸣九皋、时而若画眉低呜、时而若山涧落谷,琴声撩人魂魄、振聋发聩。一曲毕,老叟站起来伸伸腰,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