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城阙边上官赐宝第2/2段
傅清常年在崆峒山上,经常跑去给山上的鸟兽喂食,她很喜欢这鸽子,伸手要求摸鸽子,没想到鸽子认生,扑扑腾腾飞入笼里。
眼看老叟收拾好鸽笼要走,江寒冰对老叟说:“我来帮你拿琴可否?”
老叟看了一眼江寒冰点了点头。江寒冰示意急脚子帮忙抬鸽笼,两个急脚子过来抬起鸽笼跟着老叟往城里走。
老叟家就在角楼的城墙内,大伙绕道北门,很快就到了他的住处。
老叟的宅院虽然不大,装饰却很讲究,房子的构件多以名贵木料做成。
江寒冰让急脚子先回去,没有一个肯走,小院子站得满满的。老叟提出来一个白瓷茶壶,招呼急脚子围在石桌上喝茶。
江寒冰和石慧跟着老叟进了屋内,屋内琴棋书画俱全,摆设也很考究。老叟点了一支陈香,又动手煮茶。攀谈中才知道老叟名上官云卿,是太宗朝的大乐正,石慧对老叟说:“老伯,她是兵部机宜司江寒冰。”
老叟回了个礼道:“失敬、失敬。”
江寒冰说:“上官先生,如今大宋与西夏对峙,情舆之重宛如臂膀。我想能否让信鸽助机宜司传递军情?请先生赐教!”
说到鸽子老叟来了精神,捋了捋雪白的胡子,问江寒冰:“如果送信从渭州到兴庆府要多长时间?”江寒冰答:“到兴庆府不通邮驿,如果专人快马递送两天可达。”老叟又问:“如果两军交战时,几天能达?”
江寒冰一时不知如何回答,石慧补到:“难达。”
老叟娓娓道来:“若用信鸽传递,来回兴庆府一天即可,且不因战事、气候、时间而止。用信鸽传递军情,妙哉妙哉!”
江寒冰欣喜不已,一些设想在心里逐渐成型,她拱手做了一个揖礼,试探的问:“老先生能否助我?”
老叟站起来理了理衣衫,正色的说:“老朽身为大宋子民,当为家国荣衰而忧。若能做添柴之用,这副枯骨任姑娘驱使!”
江寒冰又给老叟施了个大礼,诚挚的道:“寒冰先代兵部谢过先生,先生大义乃我后辈之镜!”
上官云卿给自己只留了一对鸽子,其它都让江寒冰带回天门驿站,并答应经常来教江寒冰饲养和使用信鸽。江寒冰当下邀请上官云卿到天门驿站,一众人兴高采烈的把鸽笼抬了回来。
闻知江寒冰获得信鸽和意图后,张亢大喜过望,设宴款待上官云卿,席间再三致谢,也喝得微醺。
送走了上官云卿,傅大友在驿站的后院腾了一间大房子,江寒冰把鸽笼搬进去,小心翼翼的给鸽子喂食。傅清悉晓飞禽习性,给江寒冰讲了许多喂养细节,也帮着打理鸽房。
饭后,丁汝君在院子里摆了一个香案,让女眷们拜月祈祷。张焉若用七彩丝线系了一块玉环送给丁翀。
江寒冰拜月后又去鸽房,她想利用信鸽给军队建立像蜘蛛一样的网。她叫上了傅清帮忙画图纸,边思考边写写画画,痴迷的研究着。
石慧去马厩牵了一匹马,栓在驿站大门的西隅,然后上楼去找张亢。张亢在房内看书,一看到她上来就问:“何时送你去安国堡?”石慧答道:“马已备好了,我在大门口西隅等你。”说罢先下楼去了。
七夕月弯如钩,官道两旁的垂柳在月色之下娆娆轻摆,发出一阵阵莎莎的响声,暮色下道路蜿蜒如带,晚风徐徐吹来,氤氲如画。张亢牵着马和石慧踏步缓行,两个人走了很远。如果是骑马,天门驿站到安国堡弹指间就到。
快到了安国堡,路边有一块大石头,石慧说要上石头上歇会儿,两个人就上到石头顶,依偎在一起看月亮。石慧取出七彩绳系在张亢脖子上,摸着他的脸问:“亢哥,我们能一直在一起吗?”张亢点了点头,石慧也没再问,像只小猫一样蜷缩在张亢怀里。
过了很久,石慧在张亢怀里睡着了,张亢没有叫醒她,把披风解下来披在她身上,紧紧地抱着她,仰望着月光中的云雾一缕一缕的流动。他轻吻了一下石慧的发髻,闭上眼睛听自己心跳的声音。
石慧醒过来的时候,不知已经过来多长时间,她轻轻的说:“亢哥,现在去义父家太晚了,我们就不去了,坐到天亮再回驿站去。”张亢笑了,说:“小傻囡,坐到天亮会受凉的。”石慧轻抚着他的脸,喃喃地说:“从见到你那天开始,我的生命才有了颜色,只要能和你在一起,我什么都不怕。”
又坐了很长时间,张亢和石慧才从石头上下来,走回到天门驿的时候,更夫的梆子已经敲五更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