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汴梁城李瑛认主第1/2段
华池寨战胜回来后,夏竦派信使带来手谕,让张亢回京城述职。张亢写了一道详实的奏折,准备动身赴京,他让江寒冰也跟着回去。
府衙后厅,江寒冰帮着收拾案牍,她知道张亢这次面圣一定大受嘉奖,看他几乎没有喜色,甚至有些愁绪,不解的问:“师兄为何闷闷不乐?”张亢说:“华池寨大胜实属偶然,更仰仗几分天力。如今战事已然开启,要常备不懈。”
对于信鸽的使用,张亢抱予极高的期待,经常到信鸽房察看。他问江寒冰:“信鸽什么时候能够启用?”江寒冰说:“从京城回来后可以就开始,前两天狄将军带信鸽去镇戎军,不到一个时辰就飞回来了。”
张亢说:“让傅清来协助你。”江寒冰道:“她有时间就过来帮忙,还有上官老先生也是劳心戮力。”
张亢又想到了闵干,说道:“如果信鸽用在兴庆府将犹如神助。”
听着张亢东拉西扯、语焉不详,江寒冰猜出了张亢的心思,试探的问:“这趟去京城,慧儿妹妹与我们同去吗?”张亢正小心翼翼的擦拭着尚方宝剑,停下来看着江寒冰。江寒冰继续说:“很难得回汴梁一趟,京城繁盛是游玩的好地方,听慧儿说小时候曾待过,我想带上她也好做个伴。”
江寒冰的话让张亢深感意外,终于舒开紧锁的双眉乜了她一眼,点了点头。
听说张亢要去汴梁,丁汝君备了满一食盒点心,傅大友讪笑道:“将军回京一路有官府迎送,又不是举子进京赶考。”丁汝君说:“还有俩小孩呢。”傅大友不解,问:“哪俩小孩?”丁汝君嘴上唠叨:“还能有哪里的小孩有这等福气?翟虎和戬娃子吗,将军说也要带他们去京城,还有张载。诶!我跟你半辈子了,还不知道京城是长啥样子。”
江寒冰去了鸽房,挑出三只鸽子装入小鸽笼,分别取名‘汴云’、‘洛霞’、‘西风’,还在腿上绑了不同颜色的三种丝绳。张焉若不解。江寒冰告诉她要把信鸽带在路上,在京兆府、洛阳、汴京放飞回渭州,试看信鸽的飞行时间和能力。她交代傅清,一定要分别记录好鸽子飞回来的时间。她反复嘱咐傅清和张焉若,让她俩一定要把信鸽照看好,如果有疑难就去找上官先生。
张亢把渭州军政事务都托给尹洙和田况,机宜司的事交给丁翀署理。带了四辆马车走了,有一车是一些渭州当地盛产的果脯干货,也算是轻车简从。
虽说渭州到汴梁有一千多里,但他们到晚上都住在驿站,有当地官员安顿妥当,左右相陪。每到有名胜风景都下来游赏一番。没半点舟车劳顿之苦,倒是享尽游玩之乐。最高兴的莫过于翟虎和张戬,一路吃遍了各地风味,还有江寒冰和石慧逗他俩玩,一天到晚都乐不可支。
到汴京城外,江寒冰放飞了‘汴云’,‘西风’和‘洛霞’在到京兆府和洛阳就飞回去了。
进了城内,张亢住进了参知政事晏殊的相府。他在开封没有宅院,去渭州之前就一直住在晏府,父母都在菏泽老家。江寒冰带着石慧回了家。
晏殊对张亢有知遇之恩,在仁宗还是太子的时候,他们就在东宮相识,晏殊为太子舍人,张亢为太子的贴身护卫,晏殊认为张亢有济世安邦之才,经常亲自教诲、耳提面命。由于有晏殊的栽培,天禧三年张亢就高中进士,文武全才的名声传遍汴京,一时风光无两。晏殊比张亢大十来岁,于学问两人亦师亦友,于感情晏殊如兄如父。
第二天,张亢便进宮面圣。群臣山呼万岁后,张亢上疏《边事二十策》,阐明对西夏的军事对策。部署合于兵法精要,文词鞭辟入里,赵祯圣心大悦,并基于两次大捷之功,册封张亢为云麾将军、定国侯,赐钱万缗敕建府邸。赵祯亲笔写府匾:定国侯张府。
张亢回到相府,晏殊非常高兴,设盛宴为他庆贺府邸开建,并邀请了欧阳修、王安石、王琪陪宴,四人同是当时才俊,席间自是吟诗作对、开怀畅饮。
张亢喝得微醉,头不小心轻碰到墙上,王琪赶紧上前扶他回座,看着他无恙,戏道:“张亢触墙成八字。”晏殊大笑不止,王安石不解,问道:“为何大笑?”宴殊说:“以前王琪就说张亢是倔牛,牛触墙呈八字状,谓之甚妙!”
这时张亢让侍从取来纸笔,写了几个字挂起来,宴席上顿时哄堂大笑,王琪也自觉有趣,拍腿狂笑不止。张亢写的是:王琪望月叫三声。郦道元有诗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张亢把王琪比成猴子,王琪本来就修长消瘦,此与比喻更是惟妙惟肖,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又过了一天,张亢专程带张载往东京国子监,见了国子祭酒周越,张载呈上文章,周越看后直呼:他年黄金榜上必有张载!
张亢还带张载去拜孔庙,翟虎和张戬也跟随。
来到汴梁后,江寒冰便带着石慧逛遍了整个京城,石慧三五岁时长在汴梁,但对彼时已是记忆模糊。
转眼回到汴京已有十余日,
与张亢相约返回渭州的日子临近,江寒冰一直牵挂着渭州事务,便提前向母亲辞行。江寒冰说:“娘,我过几天就要去渭州了,我没能在身边孝顺你,你要保重身体。”江母懵了,说:“你爹昨天说了,不让你再回渭州。”<亢回到相府,晏殊非常高兴,设盛宴为他庆贺府邸开建,并邀请了欧阳修、王安石、王琪陪宴,四人同是当时才俊,席间自是吟诗作对、开怀畅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