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联谊上的她(下)第2/4段
“喂,我说,你做的活动里面会不会有什么给予失败者的惩罚游戏啊。”何晨鑫对罗琳玲小声说。
“如果没有惩罚的话,那大家怎会有积极性去争取胜利?”罗琳玲回答,“而且既然来玩,那肯定要往大的玩。”她的嘴角竟露出一抹笑。
“别这样吧,万一我们组输了,那岂不是会很难堪?”
“只要听我指挥,只要没有人乱来就不可能输,怎么,你怕了?”罗琳玲突然转过来看着他,“这样跟你说吧,那两个人肯定是听我的,只要你们计算机班的两个听我的,输了我请你吃饭,我绝对说到做到。”
“听起来真不错。”有这样的保障,何晨鑫放心了许多,“那能不能方便透露一下惩罚项目是什么?”
“暂时保密。”她将右手食指放在嘴唇前。
“那么我们从一个游戏开始吧,”胡伊婷这么说的时候,从手里拿出一叠卡片,“我来说明一下游戏规则,规则并不简单,各位听好了。在我说的时候,请我们计算机一班的班委帮忙布置一下,从教室两侧搬十张桌子到教室后已经划好区域的空地上。”
她话音刚落,几个男生便开始工作。
“我的手上共有九十张卡片,上面写有一到九的数字各十张,接下来我将把每组卡片,即一到九九张卡片为一组,随机放在后方的桌子上并摆成不同平面造型。”
她在手上展开这些卡片,向讲台下的同学展示,“我们的所有人则都会站到教室前门这边来,每个组每次可以派一个人前往自己组的桌子那边翻开一张卡牌。但卡牌只能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翻开,倘若是翻牌途中顺序被打乱,则必须将已经翻开的牌全部翻回背面,将所有牌翻至正面则视为完成游戏,第一名完成游戏者所在的组为获胜方,其余都为失败方,要接受我们的惩罚游戏。”
听完胡伊婷介绍,不少人还是云里雾里,有些没有弄懂规则,人们议论纷纷,其中不少不知所以。见众人不解。
胡伊婷继续补充说明起来:“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举个例子,比如A组的某同学在前去翻牌时翻到数字一则翻开的牌保留,第二位同学翻到二则继续保留,但第三名同学翻到不为三的数字时,A组桌面上所有的牌都必须被翻回背面,每人每次仅能翻一张牌,允许与组内同学交流,开始游戏时每位同学都必须推倒我们地上标出的黄线之后,每个人必须从黄先后出发前往自己组的翻牌处,且只有前一名同学跑回黄线下一名同学才能出发,而且每个同学所能在黄线外停留的最长时间不得超过二十秒,我们每个组都会发放一个秒表,每个人出发前都需要启动秒表,回到黄线后按停并归零,超过二十秒秒表会响动,秒表响动的组直接被淘汰。”
何晨鑫在这时终于听懂了这个游戏的规则,罗琳玲选择的这个游戏综合性极强,从黄线到翻牌处约有十米,跑一次两次当然没有问题,但如果要在这之间无数次往返那也会相当累人。
再者,这个游戏虽然表面上有些看运气,但实际上是可以凭借高效率的交流来弥补运气之间的差距,因为能连续翻到一到九的概率简直微乎其微,不论怎样都需要所有人的配合——这是一个同时考验运气,合作,体力的复杂游戏。
“可能有些同学之前有体验过这个游戏,但现在我们加一条规矩,我们在场边还会有一位'仲裁者',每一个组都有一次机会派一名同学在游戏结束前任意时刻前往'仲裁者'处报告其他任意一组的卡牌摆放与具体数字,若完全正确且被报告组此时未能翻出五张及以上的牌则报告组直接胜利,被报告组直接被视为最后一名,但如果不能完全符合上述条件,那么报告组直接以最后一名淘汰出局,最后的惩罚游戏会根据排名而有所不同。”
这是一项非常苛刻的规则,何晨鑫觉得,这一条不用想一定是罗琳玲自己加的规则,举报者虽然有巨大的收益,但却需要承担巨大的风险,不过何晨鑫认为这不过是罗琳玲用来分散他人注意的烟雾弹,真正的胜利还得靠老老实实,稳扎稳打。
将全组的命运背负在自己的肩上,但凡有一点失误,那样的心理压力是不言而喻的。
“我相信规则已经被介绍的很详细了,现在给各位五分钟时间商讨,之后我们就正式开始游戏。”胡伊婷说完之后教室后方的桌子也差不多就位了,她放下话筒,在众人商讨期间与几个班委一起布置起卡牌。
“你听懂规则了吗?”罗琳玲对何晨鑫说,“大概能知道这个游戏的意思吧。”
“我算是明白了吧,是不是要有人记录并指挥,有人去翻牌,这样的分工。”何晨鑫说出了自己的理解。
“没错,正是这样,”罗琳玲话说一半便面向这个组的其他有的牌都必须被翻回背面,每人每次仅能翻一张牌,允许与组内同学交流,开始游戏时每位同学都必须推倒我们地上标出的黄线之后,每个人必须从黄先后出发前往自己组的翻牌处,且只有前一名同学跑回黄线下一名同学才能出发,而且每个同学所能在黄线外停留的最长时间不得超过二十秒,我们每个组都会发放一个秒表,每个人出发前都需要启动秒表,回到黄线后按停并归零,超过二十秒秒表会响动,秒表响动的组直接被淘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