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身陷囹圄不自知第1/2段
“秋水兄,鄙人并未欺瞒你啊。”
权杖轻触地面,文溟一脸无奈道。
“从头至尾,鄙人都未说过这是鄙人的杰作。反倒是秋水兄这一手让鄙人着实一惊,幸亏有令父亲手制作的噬灵铃,否则这一番罪责下来鄙人可消瘦不起啊。”
易瞑双眼一眯,威压骤增,周遭修士已有不少跪趴在地上不堪重负,甚至晕厥过去。
“你们不是在封印魔气,而是在炼化魔气吧?”
负在背后通体漆黑的宝锋在此刻溢出寒光,渐渐形成了一道无形屏障将自己和文溟与周遭隔开。
文溟坦诚道:“正是。”
不待易瞑开口,继续说道:“正是七十二葬法之一的深葬法。此地乃是平岗,皆是松散泥土,故能建深冢而尽纳魔气。说来讽刺,得益于小葬法,此地生气充盈,以此地绵绵不绝之生气炼化这魔气,也是一善举。”
“魔气非是死气,岂能用生气炼化。再者昔日布衣道人所创的七十二葬法,能蕴化生气于污浊之中,亦能扼杀生人之生气于无形中。传闻创始者布衣道人本就是视生命于无物之辈,我奉劝你可不要玩火烧身。”
在空中挽了个剑花,剑尖指着文溟,易瞑脸露微笑,说道:
“善水者溺于水,这么浅显的道理你应该明白。如此自恃轻忽,当真已把七十二葬法研究透彻了,或者说....”
“...你其实另有所图。”
七十二葬法那是久远前一名为布衣真人的修士所创,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下葬之法,更是涵盖了风水八卦之妙。
但其本意为何一直众说纷纭,一说是为了防止鬼修夺死者之躯为己用,一说是为了扼杀生者之生气为己用。布衣真人相传乃是妙应真人之徒,喜好钻研阵法。不知怎的,心性丕变,开始研究起了葬法,甚至是痴狂到做出了挖坟刨尸之举。
不过,那时候杀人夺宝都成了家常便饭之事,区区挖坟也算不得什么。
但妙应真人也是高洁之士,对有损阴德之事向来愤恨。需知修途,最忌讳因果,昔日种下的恶因,必会在将来某天品尝自己亲手收获的恶果。
被逐出师门后的布衣真人居无定所,行无定踪。此后,也未有人知晓他在何处,想必已经不在这人世当中,而他留在世间的事迹也无多少人可知,久而久之也被人所遗忘。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此乃学宫一直奉行的宗旨。就像一块朽木,处理得当,可以是舀水的瓢,渡人的舟。”
言毕,将噬灵铃收入袖内,向易瞑的方向徐徐走去。四周无形的障碍在这一刻化作微风穿袖而过,迎面袭来的威压在这一刻土崩瓦解。
“更何况,你为何要否认一个未曾见过的结果。这方圆百里所蕴化的生气,自然不是非是你我所理解的生气。生气,乃特指活人的生息,可这埋在泥土底下的骨骸可是活人吗?小葬法的立意本就是以这天地之间的灵气箍住亡者身上残余的怨气,以特有的符箓蕴化为生生之气,免受一切鬼邪侵害。”
易瞑回过神的时候,文溟已经贴近他的身侧,耳畔回响起那缥缈若幻的声音:
“那么烦请秋水兄告知鄙人,明明可以用在正途之上,为何不可用呢?先前知会给上都后,上都倒是派遣了学宫之人来收尾。算算时间,也差不多该到了,看在同窗的情分上,还希望秋水兄能够给鄙人一个面子以是舀水的瓢,渡人的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