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进入军校第1/1段
车子穿过一个小隧道,总算把坡爬完了行驶在一条狭窄崎岖的山间公路上,公路两旁间间断断地散落着低矮的老旧的小平房。有人家出现了,尽管车子还拐来拐去的,不过山子他们总算可以在携行包上坐得住了,大家的肚子和心情都稍稍平复了一些。约摸又行驶了十来二十分钟,车子速度慢下来了。在车厢前面的战友看到了学校的大门和门前挂着的牌子,激动地喊道:“到了!终于到了!”山子挤上前去,看到牌子上写着“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通信学院”,白底黑字。车子进入校门后,映入眼帘的第一幕就是镶在校门背面的校训:尚志、勤奋、严谨、进取,在夕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大卡车进入校门后速度更加慢了。车子行驶在一个大训练场一侧的水泥路上,训练场中间是一个标准的草地足球场,足球场外侧是环形跑道,跑道外侧两边整齐地排列着单双杠和沙池,训练场的前端是两排篮球场。车子行驶的水泥路与训练场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对侧是一段高高的台路,两排郁郁葱葱的法国梧桐整整齐齐地立在台路的两侧,台路外侧是更高的一片台地,台地上矗立着两栋大楼,视线跃过大楼就可以看到近处的大树和不远处的山脊了。
车子在训练场的尽头向右拐上了一座桥,从车厢内向后看去是一条直直的水泥,水泥路的这头连着桥,另一端连着那条高高的台路,两端的连接部都是上坡道。直直水泥路的一侧是那个大大的训练场,另一侧是三栋楼房,三栋楼房中中间那一栋稍矮一些,但占地面积要大一些。这三栋楼房已经修了很多年了,分别是考务中心、大礼堂和教育技术中心,高高台地上那两栋高楼分别是新修的教学大楼和办公大楼。
学员每天上课下课都必须整齐列队经过那条直直的水泥路,上午上课时队伍一下桥就要开始踢正步,等整个队伍过了大礼堂就由正步换齐步,经过坡道,穿过“梧桐洞”,上台阶到了教学楼前面的平地上停下来,整好队提完要求后才可以便步进入教学楼上课。大卡车上的这座桥是“二号桥”,桥下是成渝公路,这条成渝公路将学校分为两半,一半是教学、实验以及办公区,另一半是图书馆和食堂、宿舍区。车子过了二号桥还是右拐,经过一栋苏式锁型宿舍楼,来到一栋高高的崭新的宿舍楼前停下了。驾驶员打开驾驶室的门朝车厢里喊道:“下车!最后下车的两个把车厢门关好。”
山子他们扛过蒸焖翻炒颠筛后,大都像泄了气的皮球,更不要说那几个晕车的战友,已经蔫得像遭霜打了的菜叶一样,虽然车子进校以来有所缓和,但还是挪不动下车的步子。山子回想起坐大卡车到新兵连时,巩班长飞身下车那干净利索的身手,猜测着如果巩班长也经过这番颠簸后也会不会和自己一样瘫坐在车厢板上,思考着自己读完三年大专后回部队与巩班长相见时,他会是什么样的表情,他会不会也和组织股长的班长一样复员回家了。
山子捱到最后一个才下车,又将背包、挎包、水壶背在身上,拎着携行包,和同学们自觉地排成一路进了大楼。
几名提前来的同学在进门的地方迎接他们,把他们带到区队长那里去登记。大家按照专业不同分在不同的模拟连里,山子被分在学员五队卫星通信指挥连四班。这栋楼是刚刚修好的,全部分给新生住,一共有三个学员队,分别是从部队考来的大专生学员五队、地方高考来的本科生学员三队和八队。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