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篇 欧洲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活火山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雅典卫城是希腊最杰出的古建筑群,阿克罗波利斯建造的神庙,是综合性的公共建筑,为宗教政治的中心地。雅典卫城位于雅典市中心的卫城山丘上,始建于公元前580年。卫城中最早的建筑是雅典娜神庙和其他宗教建筑。宙斯神殿位于希腊雅典卫城东南面,依里索斯河畔一处广阔平地的正中央,为宙斯掌管的地区。宙斯,希腊众神之神,是奥林匹亚的主神,为表崇拜而兴建的宙斯神像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室内雕像,宙斯神像所在的宙斯神殿则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德尔菲神殿是世界著名的古希腊神殿,其中供奉的是阿波罗神。阿波罗神是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代表着光明、理性、形式,以及各种安顿的力量。雅典卫城、宙斯像、阿波罗巨像,是古希腊留给后世的建筑珍品和雕塑杰作。

  提起欧洲文明,就不能不提宗教。欧洲人有着根深蒂固的宗教情结,欧洲文明深受宗教影响。地球上没有一个大洲能像欧洲那样,拥有如此众多的富丽堂皇的宗教建筑。德国的科隆大教堂、法国的巴黎圣母院、英国的林肯教堂、意大利的米兰教堂,并称为欧洲哥特式建筑的四大代表作,它们都是教堂。相比较于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欧洲的宗教文明年轻了许多。基督教发源于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地区犹太人社会,并继承希伯来圣经为基督教圣经。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出生在犹太的伯利恒,母亲名叫马利亚。1至5世纪基督教创立并从以色列传向希腊-罗马文化区域。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诏书,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所允许的宗教。391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为国教,这个事件成为宗教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相较于各类实体物质,宗教似乎具有更加强大的影响力。精神力量是伟大的,所以才会有许多生命奇迹的发生,这种现象有时候连科学都蔚为惊叹。中国也曾有过宗教。道教是我们土生土长的宗教体系,但是影响不大。反倒是外来的佛教相对知名度高一些。因为历史上曾经有君主用过佛教来安抚民众,让民众安于贫苦的现状而不思叛乱。但这种“用”仅仅是一种“使用”,也就是作为一种统治工具的作用。这就是中国与欧洲的不同,中国古代是中央集权的国家,一切权力都在皇帝手中。而宗教的小小萌芽也只能在君主统治下的夹缝中求生存。权力机构需要时,拿出来用一用;不需要时,则予以限制。这也造成了宗教难以在中原土地上大范围生根发芽的结果。欧洲则不然。首先从种类上来说,欧洲的宗教就已经相当丰富,基督教、天主教、***教、犹太教,随便数一数,也已经远远超过其它地区了。从开始传入欧洲至1500前后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宗教在欧洲长时间占据主导地位。

  宗教在欧洲扎根以后逐渐普及,宗教势力愈来愈强大。以前看过一部法国电影,叫《马丹归来》,从里面就可以看出,那时的法国几乎没有行政机构的影子,每个地区有一个神父,他全权负责这个地区的各项事务,一切俗事都由宗教系统管理裁决,君主、行政已经消失无踪。我想,恐怕在市民阶层已经“只知有教皇,不知有君主”了。虽然最初宣布基督教合法化或是成为国教可能只是为了争取教徒的支持以登上皇位,但毕竟请神容易送神难,一旦将一个有掌权实力的机构合法化、中央化,就难免有意想不到的事件发生。这样发展到后来,皇帝的加冕都需要教皇来主持,甚至许多皇帝本身就是虔诚的教徒,这就难免教会宣称“神权高于王权”了。世俗君主自身放弃了对权力的掌控,任由宗教发展壮大,甚至深陷宗教不能自拔,普通民众又怎能免俗呢。所以说,欧洲的宗教信仰变成了一种自上而下的活动,这种活动继续下去就成为了一种传统,传统的世代保留,也就形成了欧洲整体的宗教情结。通观历史,欧洲的宗教是一种国教,而中国的宗教更像是一种私人宗教。欧洲在国教传统的影响下,信教变成了理所当然的事。婴儿出生不久就要接受洗礼,成为教徒,从小就接受宗教教育。

  其实,宗教不见得是一件坏事。人总是需要精神寄托的。现实社会毕竟很残酷,脱离现实苦痛压力,寻求一种灵魂上的依靠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所以现代人在遇到紧急的事件时,通常会情不自禁地说“上帝保佑”。这倒不一定因为他是一个信教者,大部分时候仅是一种口头的习惯,一种精神支柱的需求罢了。欧洲宗教提倡的美德和精神从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政权和社会的稳定,使得欧洲社会得以平稳向前发展。这也许是宗教能够在欧洲长期存在的原因之一吧。总体来说,欧洲的宗教情结是历史与现实的共同选择,如果说存在即合理,那么它的存在自然有它不可或缺的历史作用。

  欧洲自公元500年至公元1500年的一千年间被称为中世纪,这个时期历来被认为是欧洲最为黑暗的时期。由于蛮族的入侵和定居引起了罗马帝国的崩溃,几乎造成当时欧洲文化的完全毁灭。西欧的封建制度便是在这一背景下,由日尔曼、罗马和基督教三种因素互相融合,从罗马灭亡后的废墟上产生、发展起来的。骑士制度同样也产生于中世纪的欧洲,是欧洲在封建化的过程中逐步产生、确立起来的封建附庸制度。中世纪的欧洲国家是一种松懈的领土集合体。

  为了清晰地分析欧洲中世纪史,霍利斯特将中世纪史分为早期(500—1000)、中期(1000--1300)、晚期(1300--1500)三阶段。在第一阶段,罗马皈依基督教之后,古典文化与基督教文化、日耳曼文化相融合,促成了欧洲的诞生。查理曼大帝一度雄霸西欧。第二阶级是中世纪盛期,经济起飞,城市兴起,政治文教发达,三百年间精彩叠现。第三阶段两百年,教廷分裂,英法百年征战,哀鸿遍野,疫病流行,一片颓败之势。而瘟疫过后,欧洲文化重又焕发生机,宗教革新,文艺复兴,科学革命,“理性时代”的近代欧洲呼之欲出。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欧洲中世纪是一个大体上安定的时代,一个时代能够稳定长达一千多年,似乎不应被称为“黑暗时代”。这个时期的人们能够生活平静,原因之一是他们信仰宗教,活在来世可以得救的希望中。真正的黑暗是心灵上的黑暗,而与科学上的发现、发展、发明无关。如果以科学的进展作为评断黑暗与否的标准,未免太过狭隘。人生的道路的确是辛苦而漫长的,即使能够实现一个个急功近利的目标,最终难免有无聊和乏趣之感,到底有多少人可以说自己“活得很有希望,活得很有意义”?而中世纪的人则有把握这样说,因为他们从小就开始上教堂,聆听宗教教义,长大以后则有一个目标,就是要“信仰上帝以拯救自己的灵魂”。

  然而,宗教毕竟是宗教,它对人类复杂的生活来说不是全面的和有效的。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如果不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人类自身是很脆弱的。况且宗教又有它愚昧和落后的一面,它的局限和不足正在显示出来,它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外来的宗教文明不能永久压抑欧洲文明的火种。于是,沉寂了一千多年的欧洲文明,像火山一样又要爆发了!从宗教革新开始,以文艺复兴为旗帜、张扬科学理性的欧洲近代文明终于呈现了。

  在十五、十六世纪之交,文艺复兴运动从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开始,逐渐扩展到法国、德国、荷兰、西班牙等国。佛罗伦萨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它被人们称为意大利的雅典。古罗马文明曾经很好地传承了古希腊文明,佛罗伦萨成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是因为在十五世纪,那里成了从欧洲大陆到罗马的必经之地和交通中心。佛罗伦萨的经济也十分发达,带动文学艺术的发展。这样,佛罗伦萨就成了当时欧洲的文化艺术中心。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一代艺术大师,集结在佛罗伦萨。他们反对当时的封建神权,主张复兴古罗马、古希腊的优秀文艺传统,打出了“文艺复兴”的大旗。

  说起欧洲文艺复兴,不应忘记阿拉伯人在传承古希腊文化方面的历史性作用。阿拉伯人在其昌盛时期曾大规模搜集、整理和翻译古典文化作品。阿拉伯人是一个善于向外国学习的民族,同时也由于它所处的特殊的地理位置,阿拉伯人的活动促进了许多民族文化的交融。公元8--10世纪,阿拉伯人掀起了规模宏大的翻译运动,主要是翻译希腊、罗马古典作品,并由零星的私人翻译发展到国家有组织的翻译,国家对翻译实行奖励制度。有一个哈里发创建了著名的学术机构“智慧馆”,兼图书馆、科学院、翻译局三种职能,并附设天文台。据研究,阿拉伯人的翻译成果成为后来研究古希腊学术思想的主要来源。第三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罗马帝国保存了一些古代希腊罗马作品。当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人攻陷之前,许多学者抱着古典作品的手稿或手抄本纷纷前往西欧避难,其中多数到了意大利。希腊文化的遗存构成权负责这个地区的各项事务,一切俗事都由宗教系统管理裁决,君主、行政已经消失无踪。我想,恐怕在市民阶层已经“只知有教皇,不知有君主”了。虽然最初宣布基督教合法化或是成为国教可能只是为了争取教徒的支持以登上皇位,但毕竟请神容易送神难,一旦将一个有掌权实力的机构合法化、中央化,就难免有意想不到的事件发生。这样发展到后来,皇帝的加冕都需要教皇来主持,甚至许多皇帝本身就是虔诚的教徒,这就难免教会宣称“神权高于王权”了。世俗君主自身放弃了对权力的掌控,任由宗教发展壮大,甚至深陷宗教不能自拔,普通民众又怎能免俗呢。所以说,欧洲的宗教信仰变成了一种自上而下的活动,这种活动继续下去就成为了一种传统,传统的世代保留,也就形成了欧洲整体的宗教情结。通观历史,欧洲的宗教是一种国教,而中国的宗教更像是一种私人宗教。欧洲在国教传统的影响下,信教变成了理所当然的事。婴儿出生不久就要接受洗礼,成为教徒,从小就接受宗教教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