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篇 从一个船员之死说起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海员连续在一条船上工作的时间,有时几个月,有时一年多,有的船员在船上可能生病、工伤甚至死亡。为此,船舶都普遍设有病房室,里面有病床、呼叫按钮、担架、基本医疗用品等。这些都属于应急设施,是船必备的。1997年,我被派往香港“津达”轮工作,就有一名船员死在这船上。死者是一名电报员,五十多岁,菲律宾籍,因心脏病在驾驶台发报时猝死,被船长发现。当时,船正在开往日本的航行途中,要过几天才能靠码头,当时只能把他的遗体安放在伙食冷库,后来在日本靠了码头,下地火化作了善后处理。

  在船工作期间,大家都不愿提起死亡,对“死”字非常忌讳,因为船舶毕竟是个特殊的工作环境,风险性比较大,大家都祈求平安。后来我放船在家休班的日子里,心里经常想起那个电报员之死,它把我的思维引向深处:死亡就是那么一瞬间,那么生命的意义又在哪里?如果船一个多月不能靠陆地,他的尸体如何处理?如果对他的遗体举行一个简单的告别仪式,把他的遗体抛入海中,这种做法是否可行?看来,人的死亡及丧葬方式值得探讨。

  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死亡是人类所谓永恒的主题之一。死亡被认为人类生命中最奥秘、最困难的课题。有人说,死亡本是从来是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为了详细描述死亡,我可以把人的一生分为四个阶段:出生、活着、濒死、已死,死亡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它贯穿从濒死到已死这一动态过程,它的难以名状,它的种种感觉,它的回光返照,都以带有强烈的情绪和丰富的想象吸引着所有的艺术家,演员们演它,画家们画它,作家们写它,而它的真实究竟如何,答案似乎永远隐秘。《濒死体验》这本书是描会死亡过程的一本书,作者常常是精力充沛的活人,关于描述内容的对与错,真正体验了死亡全过程的人是无法与作者对质的。

  有生必有死,死亡既然不可避免,那么活着的人又是如何对待尸体的呢?中国人以前认为,死亡是件最悲伤的事情,每逢死了人,亲人们总要嚎啕大哭一顿。我想,这可能是因为那时还比较贫穷,人们的文化素质也不够高。现在人们生活比以前富了,科学文化素质比以前提高了,对于死亡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极度悲观,而是以比较豁达、平静的心态看待死亡。在中国人对死亡态度逐渐发生变化的同时,丧葬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革。

  历史上,中国长期以土葬为主,就是尸体入棺土葬,这与中国自古以来是农业国有关。因为支配汉族的思想是“有地则生,无地则死”,所以土为本,入土为安成了人们根深蒂固的殡葬思想。尸体入棺土葬,不仅耗费不低,而且占用土地。后来,国家提倡尸体火化,骨灰装入骨灰盒中,以便保存处理。可是,骨灰盒埋入土中,大量营建灵塔园、公墓等建筑,仍然占用了大量的土地。据资料统计,我国每年死亡人口达820多万,每年有12余万亩土地被用作坟地,500余万立方米木材被埋入泥土中化为朽木。为此,有关人士呼吁严格控制骨灰公墓的发展,制止骨灰装棺土葬,大力推行少占或不占土地的骨灰处理方式。最近几十年,海葬、树葬等新的丧葬方式在中国一些地方开始盛行。海葬是指,将骨灰撒入大海的一种葬法。骨灰撒海,冲破了传统的“入土为安”观念,海洋比土地更辽阔,大海更适合作为亡者灵魂的永久栖息之地。海葬是继土葬、墓葬以后的一次重大丧葬改革。树葬是指,在每一死者的骨灰上植一棵树,骨灰成为树的肥料,在树身上挂上死者的纪念牌,而树木就成为死者亲属对亡者思念的寄托。

  中国是个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丧葬习俗。藏族传统的丧葬主要分塔葬、火葬、天葬、水葬和土葬五种方式。由于受宗教和封建等级制度的影响,不同等级的人采取不同的丧葬方式。在不同的地域,所采用的丧葬方式也不尽相同。塔葬是所有丧葬形式中级别最高的一种,多在大活佛中进行。方法是将尸且占用土地。后来,国家提倡尸体火化,骨灰装入骨灰盒中,以便保存处理。可是,骨灰盒埋入土中,大量营建灵塔园、公墓等建筑,仍然占用了大量的土地。据资料统计,我国每年死亡人口达820多万,每年有12余万亩土地被用作坟地,500余万立方米木材被埋入泥土中化为朽木。为此,有关人士呼吁严格控制骨灰公墓的发展,制止骨灰装棺土葬,大力推行少占或不占土地的骨灰处理方式。最近几十年,海葬、树葬等新的丧葬方式在中国一些地方开始盛行。海葬是指,将骨灰撒入大海的一种葬法。骨灰撒海,冲破了传统的“入土为安”观念,海洋比土地更辽阔,大海更适合作为亡者灵魂的永久栖息之地。海葬是继土葬、墓葬以后的一次重大丧葬改革。树葬是指,在每一死者的骨灰上植一棵树,骨灰成为树的肥料,在树身上挂上死者的纪念牌,而树木就成为死者亲属对亡者思念的寄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