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海院学子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1 海院学子~~~~~

  1942年,我出生于上海浦东。我的母亲柳樱是地地道道的上海人,我的父亲牟萱却来自山东农村。1932年,我17岁的父亲,只身离开祖祖辈辈生活了四百多年的山东农村老家来到上海闯荡,经过8年的艰苦打拼,手头略有积蓄,终于在1940年与当时是纺织女工的母亲结了婚。我的父亲比母亲大3岁,母亲长得小巧玲珑,父亲却长得魁梧。小时候,母亲常对我讲,是我父亲的北方男子汉魅力征服了她的芳心。

  我的外公、外婆是同一年出生的,也是同一年去世的。他们去世的那一年,我只有7岁,刚刚记事的年龄。在兄弟姐妹中,我母亲只有舅父一个亲人,他在1937年的淞沪会战中牺牲了,当时只有23岁。他生前未婚,当然也没留下后人。我非常怀念我的外公,他亲手领着我走过上海的许多大街小巷,就连我的名字“牟勉”也是他反复查阅字典给起的。

  我的父亲只有兄弟三个,父亲排行第二。我的伯父牟菖很早就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据说后来在一场战役中下落不明。据我父亲讲,我伯父勤奋好学,曾是抗日军政大学的学生,在部队担任机枪连文书。我的叔父牟荃一直在农村老家务农。我的爷爷、奶奶和伯父,我都没有亲身见过他们,我只在叔父家的墙挂镜框里见过奶奶的黑白照片,面容峥嵘饱满。据说,我伯父长得异常英俊,颇具豪杰气概。我的爷爷于1940去世,过了3年,奶奶也去世了。我对叔父一家印象较深,因为我多次到他们家探亲长住。

  最不应忘记的是我的妹妹,她比我整整小了8岁。在那个战争动荡和经济匮乏的年代,我的父亲和母亲很后悔把我降生到人世。所以,对于第二个孩子,他们无论如何也要等到和平的到来。终于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年,迎来了我妹妹的降生。我们家只有四个人,虽不像别人家那样人口较多而热热闹闹,但也不显得孤单冷寂,生活比较甘美清甜。

  在我父亲兄弟三个中,我父亲混得还算比较好,娶了上海妻子,全家人在大城市生活,虽说那时生活不是很充裕,但比生活在农村明显要优裕些。所以,我父亲经常对我说,自己很庆幸在年轻的时候能够大胆出来闯荡,如果一直待在农村就不会见识这么多风光,也不会娶到上海女人。他还说,自己读书不够多,假如能像我伯父那样刻苦好学,他的人生会更精彩些。他希望我将来勤学上进,不要平平庸庸地度过短暂的人生。他经常对我讲,人有多大胆,就有多大收获。

  1950年,正是我妹妹出生的年份,我开始上小学一年级了。我在小学一年级,学习成绩在班上还不算突出,可从二年级开始,我的学习成绩很快上去了,并且一直稳坐全班第一名偶尔第二名的考试排名。我父亲说,我学习好是像我伯父;我母亲不服,她说我学习好是像我舅父,因为我舅父当初学习也很出类拔萃。我想,无论如何,我的遗传基因还算是优秀的。当时,为了照顾我学习,家里专门腾出一个小卧室兼做书房,安上小书桌,并配上书架。而小妹妹呢,则与父亲、母亲挤在另一个卧室的一张大床上。我的父亲非常节俭,宁可少抽几盒烟,少看几场电影,也要省下一部分零用钱,为我购买相关学习资料。有时,他不辞辛苦地坐渡轮从浦东到浦西,只为给我买到称心如意的学习用具。学习之余,我非常喜欢翻阅新华字典,那一个个汉字仿佛一个个姿态各异的小精灵,活灵活现,充满说不尽的美感和联想。我上学没有几个月,父亲就命我给妹妹起个名字,我说我叫牟勉,那她就叫牟励吧,愿我们哥妹俩互相勉励而共同进步,父亲和母亲对这一名字非常满意。

  我的母亲多愁善感,感情细腻,特别是记忆力非常好。当谈话提起我舅父的时候,她的情绪异常激动,似有千言万语涌上心头。有一天晚上,大概是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母亲看我完成了课余作业,就悄悄来到我的卧室兼书房,娓娓而谈地述说起她的陈年往事。她说:“你的外公文化不少,可生不逢时;你的舅父满腹经纶,本可以在上海的大学里谋到一份职业,可他执意追随时代潮流,毅然报名参军,结果牺牲在战场上。”说到这儿,母亲凄然泪下,我也禁不住眼圈红润。接着,母亲继续说:“其实,当初你舅父参军,全家都不同意,可你舅父年轻气盛、血气方刚,谁也阻拦不住;你将来在职业选择上可不要马虎呀,军人、飞行员、科考队员、海员这些职业都有一定风险性,你千万不要轻易盲目从事。”我端详着母亲周正贤惠的面孔,慈祥的暖流涌进了我的心田,我在心里默默记住了舅父的名字“柳晓”。

  1951年夏季,利用小学放暑假的机会,我和父亲踏上了回山东老家探亲的旅程。我的母亲不能随行,因她要照顾年幼的妹妹。我们备了金鸡牌饼干、梅林牌罐头、大白兔奶糖、黄岩蜜桔及一些时兴布料,从真如站上了火车。其实,在临走的前一天晚上,父亲来到我的卧室,跟我足足谈了两个多小时。他说:“牟勉,这是你第一次回咱们的老家桑牟村,咱们这次去,不能只住两三天,也不能住的时间太长。见了你叔父、婶婶,不要太腼腆,心要诚,嘴要甜,称呼、语气很重要,只要一有合适的机会,你就频繁地叫他们叔父、婶婶,这样才能快速拉近你们之间的距离,增进你们之间的感情。我们弟兄三个牟菖、牟萱、牟荃,你伯父比我大3岁,我比你叔父大5岁。你叔父也有两个孩子牟稞和牟青,一女一男,他们跟你年龄差不多。到了别人家,要入乡随俗,客随主便,不要闹笑话。你叔父和婶婶很不容易,送走了你爷爷、奶奶两位老人,还要拉扯四口之家。山东自古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礼字含义很丰富,既有礼仪之名,也有礼物之实,我们这次去,钱物一定要多带些。父母在家里能教给你的话语总是有限,社会现实千变万化,你要学会临场应付呀!”我看父亲说得有些激动,时间也很晚了,就说了时;你的舅父满腹经纶,本可以在上海的大学里谋到一份职业,可他执意追随时代潮流,毅然报名参军,结果牺牲在战场上。”说到这儿,母亲凄然泪下,我也禁不住眼圈红润。接着,母亲继续说:“其实,当初你舅父参军,全家都不同意,可你舅父年轻气盛、血气方刚,谁也阻拦不住;你将来在职业选择上可不要马虎呀,军人、飞行员、科考队员、海员这些职业都有一定风险性,你千万不要轻易盲目从事。”我端详着母亲周正贤惠的面孔,慈祥的暖流涌进了我的心田,我在心里默默记住了舅父的名字“柳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