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之六十一 《理想教育要寓理、实、情、知、趣之中》第2/2段
教师要利用班会、课外活动等对学生宣讲抗洪救灾、抗南方冰雪灾害、抗震救灾中的感人的故事和英雄的事迹,激发学生将来要为祖国、为人民建功立业的激情。
在对学生的理想教育中,从小培养学生将来为祖国的经济发展、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而奋斗而献身的振奋之情、豪迈之情、理想之情是学校德育工作中重要的一环。
理想教育要寓知之中
每个同学都有远大的理想,但没有经过自己艰苦的努力,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一点,教师务必向学生讲清楚,并贯穿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全过程。
目前开展的素质教育,正是为了让学生能夠掌握一技.之长,今后能夠在社会上谋生立足,而不至于成为一个啥也不懂啥也不会,整天无所事事,靠父母供养的人。要想今后有一技之长,现在就必须学好基础知识。教师通过劳动技能等课程向学生讲授农作物及果树的栽培、电工、家用电器维修、自行车摩托车维修等知识,学生掌握了这些实用的知识后,将来可以选择一项适合自己从事的职业。
通过素质教育,通过对学生的实用知识、实用技术的培训,大多数学生都明白了,理想不是整天挂在嘴上,也不是虚无缥缈可望而不可即的,而是要靠自己从现在起就扎扎实实地努力学习,学好基础知识,掌握一门或几门实用的技术,今后是大有用场的。没有知识沒有技术,空有再远大的理想也不可能实现。
理想教育要寓趣之中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兴趣,并且各人的兴趣又不尽相同,一个人的兴趣对他将来事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据专家研究,小学、初中阶段的学生兴趣往往动摇不定,对某一专业的兴趣到十五岁才开始固定。当社会、环境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时,学生的兴趣也会跟着发生变化。学校、家庭对某个人的专业兴趣的产生并固定下来影响较大。一个人一旦从事他所感兴趣且又与他的特长吻合的专业,往往可以比较快地获得较大的成功。对他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他会变得有恒心,任何困难全都不在话下,一心向前,持久不衰。当从事的工作与本人的兴趣完全一致时,兴趣会成为他执著努力的强有力的动力。
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发现学生某方面的天斌和特长,激发他的兴趣,如有的学生画画得好,字写得漂亮,有的学生富有音乐细胞,琴弹得好,也有嗓子好的,有的学生身体健壮又特别喜欢体育运动,有的学生喜欢写散文诗歌,有的学生则对自然界的动植物表现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在教学和日常跟学生接触中要能够敏锐地发现学生的某一潜在的特长,最大可能地诱发他的兴趣,正确地引导他帮助他。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把课上得生动活泼有趣,让学生喜欢听,还可以组织各个兴趣小组,利用课外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教师只要肯用心,肯在学生身上下功夫,总会结出丰硕的果实。一个教师最开心的时刻莫过于看到自己的学生在某次竞赛或活动中获了奖。有朝一日某个学生在某个领域成为专家学者,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或在某个行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她)一定忘不了当年的引路人--培养他(她)的老师。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