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战争如赌博第2/3段
现在听到周永春和其他人截然相反的言论,朱由校对此来了兴趣。
“周爱卿可否详细说说?”
周永春稍微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
“兵者,国之大事也。其实,朝廷每一次出兵打仗都是一种赌博。”
赌博?这不就是自己前世经常......
听到这种新奇的理论,朱由校更加好奇了。
“爱卿继续说。”
周永春看到陛下真的在认真请教的样子,决定将自己对于辽东和战争的一些见解好好说说了。
“战争,重中之重打的其实是后勤。双方粮食储备多寡,军械是否精良,全军装备了几层,乃是胜负的重要因素。”
“而战争往往不能瞬时决出胜负,拖延的时间越久,则越考验双方后勤供给是否及时,即双方国力的比拼。”
“两军一旦对峙,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就如同赌桌上,两个赌徒压下了越来越多的筹码。胜,不仅可以保全自身的实力,对方之地盘,人口,粮食也一并可以夺回来。”
“败则血本无归,甚至搭上身家性命也尚未可知。”
朱由校听着周永春讲解着他对于战争的理解,把打仗比作赌博,起初听起来感觉有些荒谬,但是仔细想想又觉得很有道理。
很多人对古代的战争有一个误解,那就是双方军团开到一个地方后,见了面便直接真枪真刀的干起来。
甚至如前世电视里演的那样,有时还要斗将,就是双方先把自己的战将每方派出来一名,进行一对一的单挑,然后才开始双方兵团主力作战。
那就有点扯了。
古代的战争,尤其华夏古代,大规模团战,动则十几万军队。其中后勤粮道如何安排,阵型如何调整,各兵种如何安排,才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可以说,双方不是比的谁有什么妙计,而是比的谁犯错少。
双方会面后基本不会一见面便立刻开战,而是先不断派出奇兵骚扰对方,让对方犯错,再根据周围的地势和敌方的阵型,不断调整己方的阵型。
这样的过程,有时双方一旦对峙便是长达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这时候考验的就是双方的后勤,也就是国力的大小了。
一旦捕捉到了对方犯错的时机,便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击必杀。
在古代,通讯设施又不怎么快捷,全靠传令兵来回奔走,很多时候军令还没传达过去,战机就已经消失。
这时候,考验的就不是主帅的统兵能力了,而是基层将官的应变能力。双方基层将官作战时的强弱,才是一支军队能战与否的重要因素。
通过周永春层层细致的讲解着战争,朱由校也对这个时代的打仗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现在回想起来,原史中,怪不得崇祯急于和敌方决战,不了解战场形势,而遥控瞎指挥,致使明军指挥出现失误,而一次次战败呢。
此时,周永春又接着说。
“臣说的这种情况是双方军队战力相当的时候才会出现。而今我大明之军队,将领贪墨军饷,文臣贪墨制造军械之费用,基层将官又远不如建奴基层之将官,如何还敢于进攻?”
&ems;古代的战争,尤其华夏古代,大规模团战,动则十几万军队。其中后勤粮道如何安排,阵型如何调整,各兵种如何安排,才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