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司马懿指洛为誓施诈术、大将军进退两难疑不决第4/4段
桓范此刻心急如焚,他又接着劝道:
“大将军,此去豫州许都和安邑侯毌丘将军汇合,不过数百里路程,士兵即便略有怨言,有天子和您镇着,也不会发生哗变。再加上有安乡侯别营兵马,近在阙南,呼之即至。大司农之印,老夫亦已带在身上,大军粮草亦无忧矣。大将军可速速出发,若迟则休矣!”
曹爽此刻心乱如麻,根本无法冷静思考,他闭目摇头道:
“诸位不要如此急躁,待孤细细思之。”
就在众人争吵不决之际,司马懿所派遣来的侍中许允、尚书陈泰二人也抵达了大营。
曹爽只以为与夏侯玄交好的二人与鲁芝、桓范等人一样,是来好心报信,并没有料到他们是司马懿派来的说客。
当然,许允、陈泰二人的本意也并非是要害了曹爽,他们此时也认为司马懿素有德望,断然不会贸然杀害宗室大臣。
“太傅只是畏惧大将军权柄过重而已,不过是要削去大将军兵权,别无他意!”
“玄伯所言甚是,以允之见,大将军可早归城中,切不可搅动天下、使吴蜀有机可乘啊!”
原本已经有意采纳桓范意见的曹爽,此刻听了二人的劝告,心思又被扰乱了,更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只见远处来了一位膀阔腰圆、满面胡须、身披重甲的壮汉,此人正是曹爽一直看好的殿中校尉尹大目,只是曹爽并不知晓,一向忠心的尹大目此刻也被司马懿伪装的和善给说服了。
尹大目下马来到曹爽面前,擦了擦额头上因纵马疾驰而渗出的汗水。
曹爽心想,这尹大目一向憨厚老实、忠心耿耿,他的话也许更为可信。
曹爽拍了拍尹大目的肩膀,询问尹大目道:
“尹校尉,不知太傅他究竟意欲何为,还望君如实相告。”
尹大目又抹了一把额上的汗水,这才回答曹爽道:
“太傅在北岸,指着洛水发了毒誓,想来应该并无他意。另外,我这里还带了蒋太尉的一封亲笔信。依在下之见,大将军可将兵权上缴,早归府上,仍不失为万户侯,上可保国家安宁无事,下可护佑妻儿家眷。”
曹爽听了尹大目的话,深以为然。
他想,那司马懿既然已经指着洛水发了毒誓,想来此事应该不会作假。
他急忙拆开了蒋济的亲笔书信,确认确实是蒋济的笔迹后,他这才览目望去。信中所说的果然大致与尹大目所说无二。他又想,蒋济为人一向信守承诺,且为文皇帝、明皇帝看重,与曹家也颇有渊源,如今在信中如此保证,足见其言不假。
只是,自己就这样交出兵权,之前的夺权、改制,所做的一切努力,岂不是都将付诸东流了?
桓范见曹爽好像又有了动摇,急忙劝告说:
“大将军,如今形势危急,休听外言而入死地啊!”
曹爽闭上眼睛摇了摇头,他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道:
“此事事关重大,容孤好好想一想吧……”
曹爽意不能决,拔刀在手,孤身一人来到了洛水南岸,他遥望着洛水,止不住的嗟叹寻思。
恍惚间,他想起了自己儿时,父亲曹真教导自己兄弟兵法武艺的场景;还有少年时,自己与先帝、还有曹肇曹长思、燕王宇等人游猎京郊,谈文论兵的日子;他也想起了自己和曹肇、何曾、毕轨、李丰、夏侯玄等人在东宫扶保先帝正位的经历;最让他难以忘怀的,还是先帝临终时对他的殷殷期盼与谆谆嘱托。
人生数十年,就这样匆匆而过,昔日的自己也曾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没想到今日自己却面临如此困境。
当真是人生如棋,不可逆睹。
曹爽自黄昏立于河畔,神伤流泪,直到傍晚,终是狐疑不定,不知该如何抉择。
就在这时,一个温煦柔和的声音唤醒了曹爽的幻想。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