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上林逐鹿、南征荆吴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曹丕举起弓箭,瞄准了一只远处苑中的獐,缓缓开弓:“巴蜀既已惨败,吴越却正是气焰嚣张,那,我们便铩铩它的锐气,让他们知道这天下,倒底是谁执牛耳!”

  ‘咻!’,金纰箭势如流星,那獐应声而倒。

  “臣愿率虎卒,为陛下踏平江南!”

  —————

  东乡侯府。曹羲正自练习着‘夏侯曹氏’剑法。

  曹羲似乎觉得,大哥在长安这几年,的确是变化太多。都不愿陪自己,还有弟弟们了。亲兄弟尚且变得有些生疏,现在想想,那日在宫中,大哥冷落阿玄,也就可以理解了。

  曹羲左手捏着剑指朝天,右手掌中剑转手反刺身后,紧接着顺势挥剑向前,再抖腕挂剑,正是那‘孔雀东南飞’剑招中的一式。这一式自己苦练了半月多,终于才算是熟练了。其实这‘孔雀东南飞’,严格来说,并不属于夏侯曹氏剑法,据说是当年,姑父夏侯尚,曹休叔父,以及自家父亲三人所创,所以这套剑法,除了他们三家以外,再无人会用。他收剑回鞘,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朝着西边厅堂而去。

  西堂内,父亲好像正在交代着什么。曹羲并未直接入室,而是立在堂外仔细听着。

  “爽儿,你今年也快十五岁了吧。想当年,爹爹我,也差不多就是你这个年纪,便上了战场......”

  曹羲听了,心中一紧,难不成父亲要让大哥上战场去拼命不成,可仔细转念一想,却也没什么不妥,大哥业已跟随父亲到长安历练了数年,如今也算是个小大人了。

  堂内的声音似乎有些轻微,便又靠近了些。似乎是大哥犹豫了一阵,只听到里面沉寂了好一会,才传来大哥的声音:“爽儿......愿为父亲马前卒......报效国恩!”

  听了堂内父亲的赞叹声,曹羲似乎都能够看的见,父亲那难得的慈祥笑容,自己从来都不似大哥那般得父亲看重,自己为何就不能让父亲欣慰一次。这样想着,曹羲便跨步进入了内堂。

  “孩儿给父亲、兄长请安。”他缓缓抬起头,鼓起勇气,正视着父亲,没有丝毫犹豫的说道:“羲儿也愿为父亲马前卒,报效国恩!”

  曹真面带微笑,看着两个儿子,点了点头,旋即哈哈大笑:

  “哈哈哈哈,我曹子丹生子如此,何愁不能世世代代为大魏分忧!”曹真牵着两个孩子的手道:“此次,我们父子,便一同出征!”

  ————

  曹真次日,才来到益寿亭侯府中吊唁,他想,于圭此时应该恢复平静了吧。有些话,总是要等对方静心了,才可以说的。

  似乎并没有太久,门外的随从卫兵便看到曹真出了府门。

  “将军,于都尉,不肯随军出征吗?”随行一名亲信随口问道。

  “是啊,唉......”曹真长叹一声,眼前不由的浮现出了于圭方才绝望的苦笑:“他说,他累了,想要在家,多陪一陪于老侯爷......”

  让曹真感到有些触目惊心的,是于禁的谥号,为“厉侯”。

  杀戮无辜曰厉,暴虐无亲曰厉,愎狠无礼曰厉,扶邪违正曰厉,长舌阶祸曰厉。

  曹真皱了皱眉,阖目冥想,于老将军虽说晚节不保,但终究战功赫赫、为国操劳了一生,却落得如此结果......

  只是,那邺郡高陵的壁画,真的是陛下所为吗?曹真竟是打了个寒战,不敢、或是不愿再去想了,他疾步行走着,背影终是渐渐地便隐在了夜幕之中。

  ————

  九月间,正是收获的季节。所谓‘冬夏不兴师’,正是因为秋高气爽,马壮粮足,方便用兵。

  朝会过后,皇帝最终决定派遣三路大军征讨东吴。

  动线一路,以扬州刺史、征东大将军曹休为帅,督张辽、臧霸等军,出洞浦口。
emsp;“爽儿,你今年也快十五岁了吧。想当年,爹爹我,也差不多就是你这个年纪,便上了战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