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高堂遗语、司马鹰扬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群臣有事启奏!”殿上的大内官韩雍立于陛阶之上高声喊道。

  中书监刘放持笏出班言道:“陛下,从从辽东公孙渊妄称天数,自号燕王于北境以来,国内已是人心惶惶,须得立刻派兵遣将,将其剿灭才可。”

  “依爱卿之见,朕应当......咳咳咳......应当,派遣何人,率师平叛?”

  “陛下,微臣以为,辽东之地事关重大,平叛重任非托付于智勇之名将不可。当朝文武,唯有太尉可担此重任。”

  群臣沉默,表示对此没有异议。就算是那些为数不多的、反对司马懿继续执掌兵权的臣子,此刻也没有其他可推荐的人选了。

  但凡是作战经验丰富的名将,诸如郭淮、王凌、夏侯儒、夏侯威等,此时要么在雍凉青徐,要么在荆襄扬豫,皆镇守一方不可擅调。因此朝中除了司马懿以外,再没有一位才堪大将的人可用了。

  “太尉,你可愿率兵,前去幽州平叛?咳咳……”曹叡咳嗽不已,望着阶下静如石雕的老人。

  “微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司马懿抬头望着曹叡,眼神中尽是沉稳自信。

  “好,那朕便调给你四万大军,即日起开赴幽州,咳咳……,平定叛乱。”

  “启禀陛下。”这时,面色蜡黄,似是得了沉疴的高堂隆出班奏道:“四万之数,千里征伐,只怕一路军费粮饷开支消耗巨大,还望陛下三思啊!”

  曹叡沉默了一会。

  他知道,高堂隆的意思并不仅仅只是担心粮饷开支,而是提醒自己,勿要轻易让司马懿在军中树立太高的威望。

  曹叡苦笑,事已至此,他已没有别的选择。曹叡回答高堂隆道:“如今四千里征伐平叛,虽说克敌制胜需要机变奇巧,咳咳……,但公孙渊的势力并非等闲,没有足够的兵力无法取胜,就不用再纠结军费啦。来人,传兵符。”

  曹叡看着符节郎将兵符交到司马懿手中后,突然想起了何曾的奏疏,于是他又言道:

  “此番辽东贼势浩大,太尉一人......咳咳咳,恐怕有失,朕今特命将军胡遵、牛金二人为太尉副将,再令昌陵侯夏侯玄、武卫副将曹羲,各率其麾下部众,一同……咳咳,开赴前线,剿灭叛贼。”

  曹叡支撑着病体说完这句话之后,脸色顿时变得更加难看了,他突然觉得身体十分不适,因此匆匆退了早朝,回寝殿去了。

  ————

  虽才刚到初春之际,但洛阳最为繁华地段铜驼陌上的青青苑与黄公酒垆之中,已然是顾客盈门。

  与往常一样,茶客酒客们闲来无事,又开始说起了最近听到的风言风语。

  “听说了么,此次辽东反叛,司马太尉亲自领兵前去幽州平叛了呢。”

  “没错儿,我也听说了,据说太尉这次啊,带去了四五万兵呢。”

  “啊?才四五万,我可听说那辽东反贼足足有十万余人呢,而且个个凶神恶煞,司马太尉能敌得过吗?”

  “这位客官,我看你是多虑了,司马太尉啥时候败过啊。”

  黄公酒垆的老板此刻正在柜台处拨打着算盘,听茶客们说的热闹,不禁也插了句嘴:

  “就连那西蜀的丞相诸葛孔明,不也是被咱们太尉活活累死了吗?”

  “老板说的对呀......”

  洛阳城外的青草嫩芽,就在众人的嘲哳声中,渐渐刺破了尚未完全融化的冰雪。远处,洛水之上,不时的有几只鸟儿的倒影略过。

  春天,终于还是到了。

  ――

  夜了,漆黑的天幕之上,一钩明月悬挂在浩瀚银河之中。

  昌陵乡侯府,西厢房外,家主夏侯玄正焦急的在廊下走来走去。

  屋内,接生婆正握着夫人李惠姑的手,帮她接生。

  此时此刻,李惠姑额头上满是汗水,她咬着牙,尽量不让自己发出太大的叫喊声,她怕自己喊的太厉害,会让丈夫担心。

  终于,从屋内传出了一阵嘹亮的哭声。

  接生婆抱着一个包裹在襁褓之中的婴儿,乐呵呵走出门外:“恭喜君侯,恭喜君侯,是个小公子!”

  “我夫人呢,夫人她怎么样?”

  “夫人没事儿,只是这会特别虚弱,需要好好静养。”

  “那就好,那就好……”夏侯玄怀抱着自己刚刚出生的孩儿,满面笑容,他抬眼望向那空中皎洁的明月光辉,喃喃道:“此时此夜,月光明朗,宛若纯阳普照天下,就给你起名叫“阳”,乳名唤作明月吧。”

  而就在太尉司马懿即将出征之际,他的次子司马昭与儿媳王元姬的第二个孩子,也呱呱加难看了,他突然觉得身体十分不适,因此匆匆退了早朝,回寝殿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