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章 古村之难(二)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岁月荏苒,如白驹过隙,一晃便是九年,这年盛夏,情空万里,骄阳似火,冯香正在园中喂鸡,忽听一个孩童叫道:“娘…娘………”冯香回头一看,正是儿子叶寒风,活泼可爱,身穿青衣,多处补丁,一头黑发用灰布条绑着,手提竹笼,打着赤脚欢声笑语奔到冯香跟前,笑道:“娘,你看,孩儿今日捉了好多鲫鱼。”说着提给冯香一看。

  冯香喜道:“呦,还真是多,风儿真不错,在哪儿捉的。”叶寒风回道:“清水河。爹在外务工已一个月了,我将这些鱼晒成鱼干,等爹回来,我们又可以好好吃一段时日了。”冯香摸了摸叶寒风的头,笑道:“你爹回来,见风儿这般厉害,听话,没准儿有多高兴呢。”叶寒风道:“娘,等下我再去捉些,明日拿到集镇去卖。”说完将捉回来的鱼破了肚,洗干净后用细线穿了起来,挂在竹竿上晒着。

  提着竹笼转身就跑,急不可耐,冯香喊着道:“风儿得小心些,水太深就不要下去。”远远只听回道:“知道了。”这日下午,又捉了半竹笼鱼回来,约十来斤重。将这些鱼放养在自己做的一个小水池喂了起来,以防暂时不死,保持新鲜,才能卖得好价钱。当晚母子二人煮了几条鱼,欢喜的吃着。晚上睡觉时,冯香说故事给叶寒风听,猜些谜语,教写字。

  次日一大早,母子二人便去往“李家集”卖鱼,冯香提了几只鸡顺便一起卖了。到得一家收鱼铺卖了鱼,回完时见一所私塾,私塾内孩童追逐嘻戏,甚是喜悦,叶寒风看得羡慕不已。私塾门檐牌匾高悬,写着“博古私塾”四个隶书大字,门边右首写着:书山有路勤为径。”左首写着:学海无涯苦作舟。”他识字不多。问道:“娘,这私塾叫什么名字?”冯香指着那门檐上道:“博古私塾,怎么,风儿想去读书?”叶寒风点了点头。冯香道:“那好,等你爹回来,我与他商量一下。走,风儿,今日想吃些什么?”

  叶寒风脱口道:“还是臭豆腐。”冯香欢喜一笑。道:“走。”母子二人吃完臭豆腐后,冯香买了一双粗布鞋便赶回家,一路之上,叶寒风但凡遇到寨里认识的或熟悉的居民,皆是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等一一问好,居民均道:“这孩子嘴真甜,阿香,好福气啊!”冯香总是一句“哪里哪里”回应,然心中却是无比欣慰。

  这日傍晚,叶大富务工回来,多日不见儿子,一把将叶寒风抱起,久久不舍放下。冯香将买来的新粗布鞋给了叶大富,笑道:“大富,试试合不合脚,这鞋可是风儿多日捉得鱼,卖钱买来的。”叶大富听此大喜,夸奖道:“风儿能挣到钱了,不错。”不多时冯香做好饭菜,三人坐下吃饭,叶大富喝着小酒,开心不已,冯香对着叶大富道:“大富,你看风儿都已九岁了,应该是上学的时候了,你看送他去“博古私塾”读书怎么样?”

  叶大富泯了一口酒后,道:“阿香,你读书甚多,可以暂时教他不是?”冯香道:“那怎么行,孩子有孩子的童真童趣,到得私塾自然好些,何况我现在这个眼晴,是越发的模糊了。再说老是待在家不与人结识,长大怎会有出息?”叶大富觉得妻子说得十分有道理,笑道:“那好,等我下月结了工钱,便送他去上学。”叶寒风听父亲爽快答应,心中着实欢喜。余后几日,叶寒风如往常一样,做些家务活,捉些鱼、黄鳝拿到集镇去卖,也好多筹些学费。

  “雪谷寨”分两大姓,一是姓王,二是姓杨,分别又称“王家寨”与“杨家寨”,唯一只有叶大富这一户是单姓人,听说是从远处搬来,具体是从哪何处搬来,叶大富也无从得知。一日中午,叶寒风约了杨家寨的杨阿牛去“清水河”去捉鱼。大黄狗也跟随而来,二人一狗奔到河边,见流水潺潺,清澈见底。兴奋的脱去衣服、裤子,先后扑通入水,游水嘻戏了半天,终于累了,便上岸睡在岩石平面上休息。过得一阵,叶寒风、杨阿牛起身,又重回河边,捉了几来鱼,用草藤串好,便结伴回家。

  叶杨二人回家途中,经过王家寨时,突然冲过来五六个孩童,均与二人一般大小。一个肥胖的孩子走过来,笑道:“手里拿的什么?”叶寒风道:“刚捉的鱼儿。”那肥胖孩童又道:“给我。”了一口酒后,道:“阿香,你读书甚多,可以暂时教他不是?”冯香道:“那怎么行,孩子有孩子的童真童趣,到得私塾自然好些,何况我现在这个眼晴,是越发的模糊了。再说老是待在家不与人结识,长大怎会有出息?”叶大富觉得妻子说得十分有道理,笑道:“那好,等我下月结了工钱,便送他去上学。”叶寒风听父亲爽快答应,心中着实欢喜。余后几日,叶寒风如往常一样,做些家务活,捉些鱼、黄鳝拿到集镇去卖,也好多筹些学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