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歌舞升平第2/2段
奥匈的工业区需要匈牙利的粮食,军队也需要匈牙利的兵源。
粮食依旧在卖,并且只有一个买家,他们别无选择。
士兵也一直在征召,国家的总动员令他们还不敢违抗。
鲁道夫却看到了潜在的问题,随着战事的扩大,粮食生产一定会受到影响。匈牙利的地主不用为此操心,他们不会挨饿,他们的粮食也不愁销路。
作为第二大民族,匈牙利人在部队占据了不少分量。事实上,若不是将克罗地亚彻底解放出来,若不是将各民族单独组建部队,匈牙利人甚至可以在军队里占据半臂江山。
训练有素,思想坚定的常备军不用担心,他们是纯粹的军人。
但面对这场全面战争,面对三个方向的敌人。大量扩编的部队才是军队的主力,对于这些接受过或没有接受过预备役训练的士兵,就不得不考虑民族等其他因素。
奥地利人和克罗地亚人都是可靠的力量,他们忠于帝国和皇帝。波兰和乌克兰部队的战斗力也能得到保障,对俄国人的仇恨,是这些农民们最单纯的认知。
战争中,克罗地亚部队战功赫赫,克罗地亚人一直是坚定的保皇派。根据1868的法案,克罗地亚被允许组织自治议会,但匈牙利要截留一半赋税。作为帝国的功臣,克罗地亚部队也被允许使用本民族语言。
皇储确实没有亏待克罗地亚人,内战后,克罗地亚被彻底解放,取得了完全自治,他们将是制衡匈牙利的中坚力量。
匈牙利和捷克部队情况特殊。捷克人深受泛斯拉夫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影响,他们仇视帝国,渴望独立。改革中帝国同意了他们的诉求,给予了相应的政治地位。虽然矛盾得到了缓解,但他们不愿意为国家而战。
匈牙利的情况比较类似,本来他们还对灭亡塞尔维亚热情高涨。但在受到打压后,匈牙利人选择了一种消极的态度,对一切事物都不上心,好像十分委屈,完全忘记了之前自己对其他民族的颐指气使。
其实这些问题也好解决,捷克和匈牙利虽然另有想法,但更像是一些要挟的手段。只要能让他们看到希望和未来,没有人会去主动挑起争端。
鲁道夫上交了一份计划,还是和部队的后勤有关。他计划在匈牙利兴建一些工厂,专门供给军需。
上面很快同意了,因为不需要政府掏钱。事实上他们也拿不出钱,军费已经让国家财政濒临崩溃。
鲁道夫首先给自己的舅舅伊瓦尔侯爵描绘了一个美好的蓝图,让他拿出钱来改建一个罐头厂。军方的订单随时可以签订,按照现在战争这个走势,这将是一个稳赚不赔的生意。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