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思动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不能同他们耗下去了,曹操的青春期不能在这种环境里度过。

  一旦涉及到教育问题,阿生学霸就把不能蝴蝶曹操人生轨迹什么的都抛到脑后去了。反正她也不知道曹操的人生轨迹具体是怎么样的。

  “父亲出孝已有十个月,朝廷可有征召的消息?”阿生端坐在曹嵩书桌的前方。香炉中袅袅升起的烟雾给竹简布帛环绕的书房增添了不少雅趣。

  曹嵩捻着胡须,道:“钱财使用得当,自然就有合适的职位。再加上有三公之一的种暠举荐,大约也就在这个冬季吧,就会有消息了。只是五侯势力庞大,我先不掌实权居要职比较好。”

  “皇帝是不是渐渐开始启用旧日梁党了?”

  曹嵩起身从架子上拿下一盘梨,搁到几案上,对阿生道:“你又知道了。吃。”

  阿生笑着谢过父亲,然后捧着个大鸭梨一边咬一边听曹嵩讲。什么张奂被任命为中郎将了,估摸着明年再有叛乱他就会外放;什么好朋友张温也再度起复了,不过职位比较低,相当于一夜回到解放前,需要重新奋斗起,这全是背景不够硬啊;再就是不倒翁胡老头终于爬回到九卿的位置上了,太常!

  “如今这样,就很好了。不过梁氏旧人想要彻底翻身,还得五侯真正倒了才行。”

  曹嵩已经养成了给阿生讲朝政的习惯,整个家中,也就阿生最喜欢听这些,还往往能有独特的见解。

  “圣上不喜欢一方独大。因此,欲亡之,先狂之。”

  曹嵩拍手道:“正是如此啊。为官小心为上,无论做到多高的职位,都要谨慎谦厚,与人为善。可惜,五侯的家人骤然得势,看不清这一点啊。”

  “我今日来找父亲,却不是为了五侯之事。”

  “哦?”曹嵩递给女儿第二个梨,“我以为你就是闲得慌,这才讲时政给你听。”

  “我想与阿兄外出求学,父亲可有好的去处?”

  曹嵩闻言一惊:“你们虽然早慧,非一般稚子可比。但要说游学,还为时尚早吧。时人求学,都要等年满二十行冠礼之后,再不济,也要等到十四岁成童。”

  “父亲莫急,请听我说。不是我妄自菲薄,我们家根基浅薄,不如世家。世家子弟,家学渊源,刚开蒙就可以入家学,家中长辈就是宿儒,用《尚书》、《易经》教导幼童。反观我们家,学识最好的是父亲,入过两年太学。但父亲即将为官,于宦官和士人的夹缝中求生存不易,想来是没有时间教导我们的。至于大伯和三叔、四叔,说句难听的,他们恐怕都没有见过完整的经史呢。我和阿兄商议了,整日骑马打猎、或者跟小儿嬉戏,荒废光阴了,将来不过是纨绔子弟,好一些能够凭借武勇和父祖留下的人脉谋得一官半职,但这样对于自身成长又有什么益处呢?”

  曹嵩食指敲了敲几案。“我儿好学勤勉,远胜于我啊。按照我朝的规定,达官显贵的后人可以凭借父亲的荫蔽举荐入太学入仕途,因此多的是不识字的茂才和恶待父母的孝廉,与这些歪瓜裂枣相比,我儿将来必定是有出息的。你和你阿兄,还有阿德、阿玉,都是好孩子。”

  阿生屏息凝神,没搭话。夸是夸了,实质性的结果呢?

  “沛国有藏书的,只有萧县的刘家了,他们虽然是宗室,但待人还算有礼。同乡为邻,也有几分薄面,你觉得如何?”

  刘家?阿生想到了那个被曹操欺负得跟个路人甲似的刘诽。她倒不是因为刘诽这个庶子而小看刘家,而是她不想跟刘姓宗室有太多的牵扯。

  “我想离沛国稍微再远一些。”

  “这又是何意?初次离家,不是近一些更好吗?”曹嵩察觉出不对来,“可是在家中有人待你不好了?”

  阿生坐得端端正正,努力让话中不带太强烈的情绪:“我与父亲说一件事。前日里有貌美的婢女偷入阿兄的院子,被阿兄身边的侍卫抓住,告到了母亲面前。母亲训斥了她,但犹豫再三还是没有将她从宅邸赶走。”

  曹嵩皱眉:“你的意思是?”

  “母亲正直良善,是上天赐予我和阿兄的福分。但我听说,即便是君子与人交往,也不能做到朝夕相处而没有矛盾的。母亲有了身孕后敏感多思,我担心再呆下去,反而是伤害了我们和母亲的情谊了。”

  曹嵩长叹一声:“我知道了,等我上任离开谯县的时候,我会给你们安排好去处的。”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