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顺风下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她所走的路,两旁都是万丈深渊。

  张角的来信被焚烧成灰烬,十名信徒儿童被礼送回冀州。两个月后,各地妇医堂都在门前立碑,上书六个大字:“敬鬼神而远之。”

  没头没尾,但明眼人一看就是说的太平道。

  张角直到这个时候才得知,死在东莱黄县的那名医女是妇医堂主家的乳母。“此事不可为了,不然一个大司农……”他叹气,“好在曹家根基不深注重名声,因而没有打压我们。”

  唐周很委屈:“我等依托赤贫之民,奈何要礼待这沽名钓誉的曹家?”

  张角拿那“神赐的”九节杖在弟子的屁股上狠狠揍了一下:“本可以引以为援的人家,为什么要跟他们为敌?且只要信奉黄天,不管是士人、寒门亦或是宦官,都是同道和盟友,你怎么就不明白呢?”

  张角传道四年,就有五州数万信徒,自然不是个傻白甜或者暴躁老哥。

  阿生将医堂和太平道的仇怨广为传播,是冒风险的——各地妇医堂都有可能面对来自太平道的暴力打压,不排除更多流血事件的发生。但相比将来被黄巾军拉下水,或者己方工作人员因为高层暧昧不明的态度而信教,眼下的风险是值得的。

  出乎意料的是,张角的嫡系也处于积蓄力量的阶段,并不想挑起无谓的仇怨。虽然双方在争取病人上还会有摩擦,但因为医堂取消了出诊制度,但凡上门看病的都不会不开眼大谈宗教。

  病人自然是少了。

  但还有孤儿。

  只要每月从各地送到威海的孤儿数目稳定在两百,阿生的核心利益就没有被侵犯。

  每月有两百人来,自然也该有两百人走。

  威海的海船并不是一年四季都能够南下,顺着秋冬的季风才是最快的航程。再说了,夏季的台风也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十多年的经验让威海蒙学的毕业季固定在秋收之后,新一届的上千名蒙学毕业生连同口粮、干肉和蔬菜一同被装上海船,分数批南下。

  按照计划,他们将在南岛进行为期两年的体能特训和进一步洗脑,然后就是分流,有调往农业、矿业、警卫队等等机构工作的,有入学中等学堂进一步学习物化生的,也有被谍部、检部等机构特招特训的。

  如今还多了两个去处,返回威海学医,或者跟随郑玄学传统典籍。在新型织布机与新作物解决了十万人的吃穿问题后,阿生可以抽出小部分人力来追求一些更高级的东西,比如:图书馆。

  教育系统是阿生所有资产中投入时间最长,因而运转也最顺畅的一个系统。主要的麻烦来自外部。比如,这天郑玄就跑来船厂找她了,看样子还挺急。

  “二公子,我听说蒙学三级的学子要离开威海?他们要去南方庄园采香料?”

  阿生点点头:“蒙学算术、五经节选、自然常识都已学完。他们能识四千余字,能写会算,无论是去商铺还是庄园,都能得用了。这上千号人,不可能人人都培养成大儒,为学三年,懂得一些基本的道理,就可以了。”

  郑玄平复一下气息:“二公子自费钱粮教导家人,我本来是不该插嘴的。但有孙千、刘愈、典继三人,都是可塑之才,勤学坚毅,热忱聪颖,若能坚持治学,将来必有所成就。二公子既然已经供其念书识字,骤然断绝不是太可惜了吗?”

  阿生诧异地看了眼郑玄:“难道……郑公希望收他们当弟子?郑公不嫌弃他们是贱籍吗?”

  郑玄一脸严肃:“孔圣有教无类,三千弟子中亦有出身贫寒的。我等学问不能比得上孔圣,难道连眼光也要被世俗所蒙蔽吗?”

  阿生连忙拜他:“刚刚的话是我不对。只是这在南方劳作两年,用以偿还三年的钱粮纸笔,是十年前就定下的规矩。我若是特别免除他们三人的劳作,那其他人会怎么想呢?郑公若是真看好他们,两年期满后我从南方将他们召回就是了。”

  言毕,她让洛迟调来三人的档案,在空白的志愿录取一栏上备注了郑玄的名字。

  到这个份上,郑玄也只能叹气:“曹家的规矩一旦定下,连主家自己都不能违背。这是法家的根骨啊。”

  港口的大船上,检修的船工和搬运物资的工人像蚂蚁一般上上下下。旁边用渔网圈起来的浅海中,是练习游泳的少年们。朝气蓬勃的生命丝毫不畏惧越来越冷的海水。

  “二公子,”郑玄突然说,“如果威海蒙学已立十年,这每半年送走千余人,到如今,那南方香料庄园里,至少有两万童子了吧。”

  阿生眉头狠狠一跳,陷入沉默。好久她才说:“早年南下的,已经长大了。他们在南方建立庄园等待我,就是希望有一日能给我一个容身之所。”她抬头直视郑玄的眼睛:“明年正月,我就准备南下,郑公要与我一道吗?”

  你去了,就暂时走不了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