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2 罗伯特·吉斯卡尔第3/4段
彼时拜占庭正遭遇塞尔柱突厥人的大举进攻,处境危急,希望尽快与诺曼人媾和。
拜占庭皇帝米海尔七世(michael7)有一个年轻的皇子君士坦丁,吉斯卡尔则有一个年轻的女儿海伦娜(helena);拜占庭提议联姻,并许诺赐予罗伯特更高贵的新头衔。
现在他可以自称“最高贵的”(nobilissimus),仅次于恺撒,可以身着紫衣,完全可以期待他的后人坐上皇位。
年轻的海伦娜乘船前往君士坦丁堡,而吉斯卡尔毫无动静,只是庆祝自己又一次外交手段的成功。
不幸的是,君士坦丁堡的事态发展得更快。
海伦娜刚抵达,拜占庭皇帝便被年迈的将军尼斯福鲁斯三世(nicephorus3)推翻。
这位诺曼公主随即被遣送至修道院,而未来的丈夫君士坦丁则遭到流放。
吉斯卡尔对这个消息感到失望,但也只是暂时的。
拜占庭国力虚弱,扩张过度,苦战塞尔柱突厥人,易受侵略。
现在出击几乎可以确定将会硕果累累。
同时海伦娜也是一颗非常适用的棋子,足以成为发起战争的借口。
第一步就是发出最后通牒,而这份通牒会当即被拒绝。
吉斯卡尔像一个愤愤不平的父亲,要求迅速恢复女儿的地位,将她嫁给君士坦丁,并加冕为皇后。
这无异于要尼斯福鲁斯自绝政治生命。
他不可能推翻了米海尔七世后又扶持其子,因此明智地拒绝了。
吉斯卡尔迅速宣战,带领一支强大的军队进攻。
为加强效果,他找来一位云游僧侣,称其为遭到废黜的皇帝米海尔,设法逃出了囚室,从而及时、正式地为侵略拜占庭的军事行动祈福。
这一招没能骗过任何人,因为这位僧侣的演技不够高明,但吉斯卡尔并不在意。
他已经成功地发动了战争,现在要去赢得皇位。
光是组建军队便耗费了近一年的时间,但成效卓著。
中世纪西方军队并非特别多元化,但罗伯特招募了意大利南部各地的士兵:除了西西里的***和伦巴第士兵、阿普利亚和卡拉布里亚的希腊士兵,剩下的都是法兰西和诺曼冒险家。
意大利所有沿海城市纷纷应召修建战船,但仍无法满足需求,于是又从森林密布的克罗地亚海岸购买。
到了公元1081年春天,已建成150艘战船,即将载上2万名士兵、战马和攻城装备,跨过亚得里亚海。
万事俱备,只待吉斯卡尔一声令下。
然而,就在时机成熟可以下令之前,君士坦丁堡的形势又发生了变化。
年轻的将军阿历克塞推翻了尼斯福鲁斯三世,并表示将同意吉斯卡尔的所有要求。
受辱的君士坦丁将恢复地位,成为共治皇帝,海伦娜也将获救,离开修道院,二人将会完婚。
吉斯卡尔的脾气远近闻名,这一次更是怒火中烧。
可怜的使者给吉斯卡尔送信时,本以为他会欣然接受,但结果不得不迅速逃跑,以免小命不保。
整整两天,吉斯卡尔待在帐中,心情郁闷,拒绝见客。
阿历克塞破坏了他的计划,但军队早已准备就绪、蓄势待发,无法取消作战计划。
吉斯卡尔的长子博希蒙德率领先头部队建立桥头堡,一个月后吉斯卡尔率主力大军赶上。
到了6月,诺曼人已经兵临拜占庭第二大城市都拉斯。
该城坐落在古罗马道路的前沿,直指君士坦丁堡。
都拉斯地处海拔较高的半岛,守卫森严,看似固若金汤,近陆地带布满了沼泽。
吉斯卡尔试图招降,几近成功,但守军有坚守到底的自信,也相信皇帝不会坐视不管,让他们自生自灭。
几天后,他们得到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足以证明皇帝的关照。
梵蒂冈(教皇)舰队收受了阿历克塞的贿赂,毫无征兆地出现,与诺曼舰队作战。
教皇部队利用水下管道往诺曼战船底部施放希腊火,从吃水线以下把他们的战船烧毁。
吉斯卡尔处境艰难。
没有海上支援,就不可能形成有效的封锁,迅速攻占都拉斯的希望似乎变得渺茫。
更糟的是,冬季来临,也带来了一系列老问题:住宿、燃料,以及深入敌后的补给线维持。
部队士气骤跌,此时军中又突发痢疾,进一步打击了所有人的斗志。
士兵们公开谈论撤军,但畏难放弃绝不是吉斯卡尔的风格。
他烧毁了剩余的战船,防止有人逃跑。
对一般的骑士来说,这就像是陷入噩梦之中。
都拉斯守军感觉到了敌军的心态,开始散布不祥的讯息。
他们声称阿历克塞正带领着大批援军赶来。
阿历克塞·科穆宁是一个可怕的对手。
他自称拥有古罗马贵族血统,兼具军事和政治才华,是不可多得的人物。
40岁的他从未在战场上失败过,是帝国获得赞誉最多的将军。
拜占庭迫切需要这样一位领袖。
劫掠成性的塞尔柱突厥人正在侵袭东部边境,斯拉夫人和保加利亚人从西面入侵,君士坦丁堡的领导不力加速了帝国崩溃的进程。
十年即将过去,帝国迫切需要一位有能力停止战乱的将军。
阿历克塞站了出来,他轻而易举地驱逐了皇宫的前任主人。
尽管新皇帝在战场上从无败绩,但诺曼人入侵的确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动乱令帝国头疼,也令军队变成一团乱麻。
部队必须自下而上地重建。
著名的瓦兰吉卫队仍然是高效的核心,但剩下都是毫无纪律的民兵、雇佣兵和私人保镖。
这支武装力量并不鼓舞人心,但目前它只能迎难而上。
帝国遭受攻击,没有时间培训新兵了。
阿历克塞和吉斯卡尔都有理由避免战争。
尽管诺曼军队饱受疾病困扰,战斗力减弱,但仍然强悍得可怕。
阿历克塞肯定希望即将到来的冬季能进一步削弱他们。
他也怀疑雇佣军不够忠诚,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遇上麻烦,他们肯定率先当逃兵。
另一方面,罗伯特被拜占庭军队和重装守卫的城堡夹在中间,并不热衷于发起战争。
按照往常的做法,他会先行撤退,找到更合适的位置,再发动进攻。
然而,由于他轻率地决定烧毁战船,如今已别无选择。
唯一期待开战的是瓦兰吉人。
15年前,“征服者”威廉入侵英格兰,杀害了合法在位的国王,给盎格鲁–撒克逊人带来野蛮统治。许多人无法忍受在诺曼铁蹄下的生活,最终前往君士坦丁堡,并加入瓦兰吉卫队。
如今,他们终于和深恶痛绝的诺曼人面对面。
这些人曾掠夺了他们的家园,杀害了他们的家人,盗窃了他们的财产。
他们终于可以一报黑斯廷斯之仇了。
吉斯卡尔率先向拜占庭中军发起进攻。
从没有人能抵抗诺曼铁骑的冲击,但面对瓦兰吉的人墙,诺曼人却被击溃。
他们数次进攻无果,而瓦兰吉士兵开始缓慢前进,手持可怕的双头斧冲击诺曼防线。
不走运的是,拜占庭其他部队没有跟上他们的节奏。
土耳其雇佣兵此时选择逃跑,寡不敌众的瓦兰吉卫队全军暴露,遭到包围。
少数幸存者逃到附近的小教堂向天使长米迦勒祈祷,但没有什么避难所能躲过诺曼人的怒火。
整座教堂从外到内被大火夷为平地。
这场失利似乎损伤了拜占庭仅剩的元气。
都拉斯象征性地抵抗了一周之后选择投降,希腊北部其他地区也紧随其后。
吉斯卡尔兵临马其顿之后,卡斯托里亚(kastoria)不做任何抵抗便直接投降,尽管该城有3000名瓦兰吉守军。
如果连帝国精英部队都不忠诚,君士坦丁堡等同于失守。
吉斯卡尔吹嘘自己会赶在圣诞节时进入拜占庭首都。
然而,这一次他遇到了真正的对手。
阿历克塞无法用刀剑阻止诺曼人,但他仍然有笔,作战失败的地方,外交手段可以成功。
意大利南部是一个即将爆炸的火药桶迅速逃跑,以免小命不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