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血腥屠杀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老天不公平呐!

  司马昭只感叹人定胜天之难。

  可能活不了多长的时间,隐隐猜到命数的司马昭情绪越来越让人捉摸不透,行为也越来越疯狂。

  甘露之变过去不过三年,忠于曹魏的官员,就在这一场场血腥清洗中失去性命,曹操一手打造的曹魏根基不复存在。

  血雨腥风笼罩魏国,各个城头悬挂的一个个人头让路人胆战心惊。

  文官逃不过被牵连株杀,武将则更是如此,就在伐蜀前不久,曹操最钟爱的战将虎痴许禇的儿子许仪,被钟会以谋反的罪名斩杀在汉中南郑,至此,曾经威名赫赫的曹魏五虎将后代悉数凋落,就算还有留的性命的,也不敢再出仕为官为将。

  司马昭的屠刀上,尽是曹魏旧人的鲜血。

  与蜀怀帝刘禅一团和气、讲究平衡的执政作风相比,司马昭最后的滥杀,正一步步将中原汉人的底气耗尽。

  杀!

  杀全家!

  杀满门,杀九族、杀亲朋好友!

  朝中都是忠于司马家的人,不可能。

  没有线索,那就相互的揭发,检举、告密,让政治上的对手死无葬身之地。

  就算活不长久,他司马昭也要为儿子司马炎杀出一个天下来。大清洗让司马昭疯狂,也让他身边的人感到恐惧。

  最新死于清洗的是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这位留下名篇广陵散的玄学大家怎么也想不到,让他掉了脑袋的除了来自钟会的构陷外,还有他那本号称能延寿的养生经的书籍。

  钟会在出征伐蜀之前,以嵇康因娶了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并联络曹魏的逆贼进献有毒的五石散为理由,进言司马昭将嵇康抓了起来。

  钟会的小伎俩,司马昭岂能不明白。

  “钟士季,有不臣之心。这养生经,不过是空泛之言罢了。”司马昭夫人王元姬熟读经书,在旁提醒道。

  王元姬的这句话让病榻上正在翻看养生经的司马昭一下子警觉起来。

  什么养生经?

  全是空谈的玄学,什么实质性的东西。

  嵇康死了。

  死的毫无价值。

  但他的死,却让司马昭背上了杀戮暴君的恶名。相反,钟会这个进谗言的人,却什么损失都不会有。

  其实,玄学在魏国后期、乃至晋朝盛行,就是司马氏政治压迫太厉害,文人不敢讲时政,只能空谈一些玄学上的东西。

  文学,说到底不过是权力的附属品,哪里动摇的了朝堂分毫。

  昔日,那个吟唱着《观沧海》《龟虽寿》,写下白骨露于野的曹孟德不在了。

  被迫七步成诗的曹子建也已死去。

  建安七子的荣华早已散去。

  “钟会,竖子欺吾!”司马昭心头暗恨。

  曹魏旧人杀的差不多了,钟会是留下来的仅有的几个。

  钟会确实和曹家没有什么勾连,但他是夏侯玄的好友,而夏侯玄已经因为谋逆被杀了,他的兄弟夏侯霸更是逃往了蜀国。

  手握兵权。

  就算钟会不想,也会有人让他想。

  弱晋还未开国,内部争斗的大戏就已经开演,这一变化在中国历朝历代都是极少见的,一般来说,开国皇帝都是意志强大又有过人的用人魄力,比如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洪武皇帝朱元璋等等。

  晋代魏,是司马家父子三人的努力,其中司马懿作用最大,司马师次之,司马昭虽然留下了路人皆知的成语,但却不过是站在父兄的肩膀之上罢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