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雨中来客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一阵响亮的雷声把黄凛惊醒,他猛地坐起来环顾四周,洞内漆黑一片,旁边的篝火只剩微弱红光,拐角处也传出点点亮光,丝丝水气从外面飘荡进来。

  呆坐片刻后,回过神来的黄凛终于想起自己身在何处,洞内无形的寒气刺激年轻人皮肤,赶紧摸索着找到木柴加在木炭上,小心吹一会,火塘里重新升起篝火,洞内恢复明亮,温暖驱散了寒意。

  重新架起小锅,烧滚的热水撒上一点拉达山茶园出的绿茶,冒出淡淡茶叶清香,吃下半个面饼,解决腹中饥饿。但是身体依然有些发软,四肢乏力,昨天的疲劳并未完全消散。

  黄凛站起来活动一会筋骨,走到洞口向外望去,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看不见天光,下着瓢泼暴雨,无法看清远处的景色。他皱着眉头,继续看了一会,心中估计有巳时,今天是无法继续上路了,只能走回洞中检查物资储备,干粮还能吃三天,但干柴所剩不多,要省着烧。

  随便吃了点干粮,想再睡一会,又毫无睡意,从火塘中抽出粗木柴,熄灭掉,保留暗红的木炭慢慢燃烧,洞中温度降下来,有些凉意,但光线昏暗无法视物。黄凛只好披上披风坐到洞口无聊的看着外面,想着老铜叔是否与他一样遭遇暴雨,或是已经顺利出山。

  秋天的雨水飘在身上有了寒意,很快就要入冬,寨子里很多叔伯又要被旧伤折磨,家里爷爷身体一年比一年差,让人担忧。

  记得爷爷曾说过自己的过去不幸经历,年轻时有家有妻儿,在一家文房四宝店里做伙计,因手脚勤快学会不少东西,写的一手漂亮的楷书,又能核算账目,颇得东家赏识升到管事。隋唐大战数年,人不如狗,战乱中爷爷带着妻儿逃难,路上遇到乱军劫掠,亲眼见到妻儿死在乱兵刀下。孤身逃难的爷爷与军主刘辟是同乡,得以收留进破难军中,负责军中文书往来和粮草记账,便一路跟随大军南下,因不愿意提及伤心往事,众兵将称他为黄文书。如今破难军休兵拓荒,爷爷感到自己年老体衰,禀告军主脱去军籍,在老军寨附近小河旁建了一座造纸房,抚养捡来的两个孤儿黄凛和黄天佑长大。

  黄凛早已不记得父母模样,故乡老家的事情也已淡忘,想到小弟黄天佑,做哥哥的黄凛十分自豪。弟弟自小体弱多病,军主给他起名“天佑”为的是愿小孩子获得上天护佑,健康长大。

  小弟天佑五岁之后身体日益健壮起来,军师为他启蒙认字,学习《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到了前年小弟满九岁得军主推荐,入了南镇四季学堂拜刘绥先生为师,学习儒家学问,每月只有两天可回家团聚。每次回家,小弟都会带回一些亲手抄写的经书给哥哥学习,如小先生一般为哥哥讲解字词解译,先贤故事等。

  不知道过了多久,雨小了些,变成中雨持续的下着,天光也有些明亮。

  忽然,黄凛发现隐隐约约有什么东西围着下面水潭转悠,摸索着向山洞口这边过来,他立刻抓起身边的长枪,仔细望了望,看清是两个戴着斗笠披着蓑衣的人。黄凛大声喊到:“这边!老乡,这边可以避雨!到这边来!”

  下面的两个人听到了喊声,顺着声音找了过来,从石头阶梯爬上来,其中一个边爬边喊:“谁在上面,是军寨的老兄弟吗?”

  黄凛听着感到耳熟,顿时想起是谁,说道:“供嗒叔,是我啊,军寨的啊凛,上个月你去我们寨子喝酒,我也在。”高兴的伸手去帮忙,把人拉上来。

  供嗒上到洞口,脱下斗笠,露出一张长满皱纹的笑脸,拉着黄凛的手,高兴的说:“想不到是你,小凛,不是你叫,我还要摸半天才能找到这旮旯。对了,后面是我们寨子的后生,我的亲侄子叫阿鹏。”

&emsp一般为哥哥讲解字词解译,先贤故事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