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篇 古古怪怪唱童谣第1/1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保定的童谣(3)

  03

  还有首童谣则是故意说一些颠倒话,却让人感觉挺有趣:“吃牛奶,喝面包,提着火车上提包。下了提包往南走,看到一个人咬狗,拿起狗来砸砖头,又怕砖头咬了手。“

  还有的童谣可以用于人身攻击,比如有小孩和我们一帮作对,我们就会叫着这个小孩的名字一起唱:“某某的妈,里儿邋遢,被窝里吃,被窝里拉,被窝里放屁吹喇叭。“虽然那个孩子会气得要命,但也无可奈何。

  也有糟改人的童谣,比如糟改小偷的:“小偷儿偷桃儿,教人家逮着薅毛儿,薅几根,薅三根,薅到家去掸蛐蛐。“比如糟改理发师的:“出南门,走十步,前边来到理发铺。理发师,技术高,不用剪子不用刀,一根一根往下薅。“喜子的父母是理发的,我们一唱这个童谣他就不高兴,认为我们是说他呢。我们看他生气了觉得好玩儿,就更使劲地唱。

  还有针对天气的童谣,一看变天了,要下雨,我们就一齐喊:“老天爷,下大雨,收了麦子供给你,你吃瓤儿,我吃皮儿,剩下麸子喂小驴儿。“这是保定童谣,要把“儿“韵突击出来,才听着好听。

  王大娘也教给过一个下雨时唱的童谣:“风来了,雨来了,王八背着鼓来了。你敲敲,我敲敲,吓得王八背着跑。“后来得知这是一首很古老的童谣,原词是“风来了,雨来了,禾场背了谷来了。“北京讹传为“风来啦,雨来啦,和尚背了鼓来了。“不知为什么王大娘又将“和尚“给改成“王八“了。是不是她觉得“王八“比和尚更与下雨有关,不得而知。

  还有针对鸟的,比如“老鸹老鸹一溜儿,打了高粱打豆儿。“这首保定童谣听着有些像农谚,可乌鸦成群结队一起飞的时候,是不是就该砍高粱打豆子了,我也不敢确认。

  印象中冬天的时候,我们一帮小孩儿会在向阳的墙根“挤油儿“,边挤边唱一首童谣:“老爷儿老爷儿(指太阳)毒毒,我没穿着棉裤。“其实孩子们都穿着棉裤呢,只不过都是光身穿棉袄,有点儿透风而已。

  那时候没有内衣内裤这一说,基本上都是光身穿棉衣。我是1966年17岁时才第一次穿上秋衣秋裤的,还是父亲从商店买处理的针织内衣布,由母亲做的。那布是鹅黄色的,快成年的男孩子穿这种颜色,感觉很不搭调。另外母亲裁得也不好,都跟鸡肠子似的,所以我虽然有了别的孩子没有的秋衣秋裤,却从不敢露出来显摆。

  还有一首提到电影《平原游击队》中的队长李向阳,但又与电影中的情节无关,内容是:“我是李向阳,坚决不投降,敌人要打我,我就爬城墙,城墙有大炮,我就钻地道,地道有枪子儿,专打小日本儿。“城墙上的大炮是谁的?为什么见了就要钻地道?我也说不清。

  与这部电影相关的还有一首童谣:“里边请,里边请,里边有烩饼,鸡屎拌豆腐,浓带(鼻涕)炒大葱。“印象中电影是说:“里边请,里边坐,里边有地方。““半斤白干儿,一盘花生米,四两酱牛肉,外带胡椒面儿。“为什么要这么改,我也说不清。

  现在已很少能看到成群的孩子在一起唱童谣了,或许他们根本就不唱童谣。各种培训班都上不过来,哪有时间和机会聚在一起唱童谣呢?他们可能永远也体会不到我们小时候唱童谣的乐趣了。

  也不知道是谁给我们编了那些内容莫名其妙的童谣,虽然不知所云,感觉不到有什么教育意义,但还是带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以致我现在回味起来,都有童心重归的感觉!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