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 七篇 胡同来了小商贩第1/1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遥远的吆喝(2)

  除了修补匠人,到胡同里来吆喝的还有小商小贩。

  印象中,来我们胡同卖豆沙的总是一个人,可能是为了强调他的豆沙经过了过滤,更为细腻,他称自己的豆沙为“澄沙”,他吆喝起来是这样的:“澄沙——的约澄沙!”。母亲曾用他的澄沙包过豆沙包,我觉得口感很好,与月饼里的豆沙馅无异。但母亲却只买过一两次,大概是因为她觉得太贵了吧。

  那个卖澄沙的推着一个小独轮车,车板上用布包着一小团澄沙,我心想他走街串巷就卖这么点东西,能养家糊口吗?

  与之类似的还有一个卖老鸡汤的,但吆喝的很没韵味,就直着嗓子喊:“谁买老鸡汤!”。这人年纪较大,有点跛,虽然一走一歪,但提在手里的罐子却能保持平衡,里面的鸡汤一点儿也洒不出来。他提的那个罐子,上着釉,梨形,个头不大,估计连一锅鸡汤都放不下。母亲也买过他的鸡汤,是论勺买的,放到了面汤里,感觉味道确实香于以往。

  我觉得这东西也值不了多少钱,走街串巷地卖它没什么意思。后来经过公安局边上的马家老鸡铺,突然想到了他,猜着这老头没准跟鸡铺老板是亲戚。马家老鸡铺在保定有名,每天能卖不少,那煮鸡的汤肯定富余,大概倒了也是倒了,就送给他一些让他去卖,要不那汤怎么那么有味道呢?

  有个卖豆腐的,吆喝挺有特色,就只喊两个字“豆腐——”,但那个“腐”不喊“腐”,而喊“fao”。由于在饶阳老家时听母亲唱过一首歌谣:“苏——武——,有个老头卖豆腐,卖得不够本儿,回去打媳妇,媳妇说不怨我,怨你给得多。”所以听到他吆喝,我就担心他的媳妇也会挨打。

  还有个卖切糕的,和他有一拼,也只喊两个字“切糕——”,但那个“糕”字喊得带弯儿,要由高到低再到高,听着不像保定话,不知他是哪儿的人。

  偶尔也有卖冰棍的提着冰棍壶串到胡同里,吆喝的是:“牛奶冰棍——,小豆冰棍——,电激冰棍——!”电激冰棍就是加糖精的纯冰冰棍,最便宜,2分一支,但后来就没有卖的了。

  还有卖糖葫芦的,就吆喝“冰糖葫芦”。他扛着圆柱形的大草靶子,上面插满糖葫芦。那通红的大红果上能看到一片片的冰糖,十分诱人。不过那时的糖葫芦都没有包装,有风刮过就会粘上土,但没人计较。大人如果给孩子买串这样的糖葫芦,孩子会高兴得不得了。只是到了后来人们讲究起来,才有人的把糖葫芦装到玻璃柜子中叫卖。

  现在,鸡汤是没人卖了。冰棍升级为冰糕进了冰柜,吆喝声也随着冰棍壶的消失而消失了。豆沙装入真空包装袋进了超市,无人再叫卖。只有豆腐、切糕、糖葫芦虽在超市有了一席之地,但还恋恋不舍街头市场,仍有沿街叫卖的。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