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篇 代替吆喝的吆喝第1/1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遥远的吆喝(4)

  在胡同里的吆喝声中,完全没调儿的有3种。

  一是收脏土的,居民每月每人向街道交几分钱的卫生费,其中一部分给他,他负责拉走各院的炉灰和脏土。他拉车进了胡同后就直接喊:“倒脏土喽!”我们听到后得赶紧往外端脏土箱子,因为他没有耐心等很长时间,你慢了他就走了。后来不知为什么街道把收脏土的给“炒鱿鱼”了,在胡同口放了个大垃圾箱,让居民自己把垃圾倒到垃圾箱去。这项改革我觉得不成功,倒土远了不说,主要是放垃圾箱的那个地方总是又脏又臭。

  二是卖水的,吆喝的也直接:“谁要水?”后来胡同装了自来水,卖水的自然也就不来了。

  三是送煤的,他进了胡同就吆喝一声:“送煤了!”你如果在煤店买了煤,就得赶紧拿着票儿出去找他,不然他走了你还得等着他再来。

  我小时候还没有小喇叭这么先进的玩意儿,但有些行当有类似的工具。

  比如走街串巷理发的,就手持一个类似特大号镊子的家什,通过铁棍从缝隙中挑过,发出“当——当——”的声响。据说中国的理发业兴盛于清代,因为清代之前中国的男人留发盘髻,如现在的道士一般,所以不用理发。而清代强迫汉人剃头留辫子,“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所以就出现了剃头的。剃头的一般都挑着挑子,一头是炉子(烧热水),一头是放工具的柜子(可坐),所以就有“剃头挑子——一头热”的歇后语。而我看到的街头理发师已不再挑挑子,就背一个装工具的小包,你要让他理发,还得从自家搬凳子。那时理发馆已遍布保定城,这种街头理发师只能算是理发馆的补充。而今理发馆已升级为“美容店”,但街头理发师还保持着当年的朴素,依然是刀剪和手动推子,唯一的改进是在路口的空地儿放了个凳子。进入二十一世纪,街头理发师也升级换代,用上了电推子。

  还有卖香油的,也不吆喝,而是敲木头的梆子。不过在家里发了购粮证之后就再也听不到那种“梆梆”声了。

  还有货郎,则是摇拨浪鼓。我有个王姓的小学同学,住在紫河套,她的父亲就挑着挑子摇拨浪鼓,不过她的父亲不卖针头线脑,而是买卖珠宝玉器。

  另外,爆米花的也不怎么吆喝,他开盖时那巨大的喷气声,就是最好的吆喝。

  胡同在消失,曾经回荡在胡同的吆喝声也在消失,不过随着时代发展也有新的吆喝声出现。90年代初就出现过“换大米”的吆喝声,郭达在小品中学得可谓惟妙惟肖。那时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吃副食多了,粮本的粗粮也就富余出来,所以才出现了“粗粮换大米”这样的事。

  胡同消失,人们搬入楼房,就又出现了“换窗纱”、“擦洗油烟机”等行当。干这些行当的一般都骑自行车游走街头,这也需要吆喝,但我发现他们没有统一的吆喝模式,都是想怎么喊就怎么喊(有的用小喇叭),五花八门,与我小时候听到的大体一致、有腔有调的吆喝,已不可同日而语。

  就是这么不入耳的吆喝,我觉得都可能会逐渐消失,也许吆喝会成为永远的过去!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