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篇 传说房梁上俩小白人打架第2/2段
除了这些零碎的具体要求,老师还给我们发了一本提出全面系统要求的《小学生守则》。这个守则感觉不是我们学校印制的,应该是上级发的,就像观音教给唐僧念紧箍咒一样。
守则中要求我们要做到身体好、功课好、品行好。
其中前两好有对应的课程,“身体好”对应的是体育课。我们的体育课都在操场上,操场就在校园的北院。有关资料说宣统二年时该校“无操场,体育难望发达”,但我上学时已经有了操场。那时觉得操场很大,得有四五百平方米,但跟现在小学的操场比就太小了。操场是黄土地面,没有任何体育设施。
我们在操场上体育课,主要是练队列,稍息立正齐步走,有时还跑步。除了少儿广播体操,体育老师好像没有教给过我们什么体育技巧,以至于我都怀疑体育老师根本就不会别的东西。
倒是体育老师有事时我们玩得最痛快。他把篮球、足球、跳绳之类东西分给我们,就去办自己的事,我们可以在小操场任着性子疯玩。
“功课好”主要对应语文、算术的成绩,图画和唱歌的成绩似乎不太重要。
“品行好”没有对应的课程,后面小学才有了“品德”这样的课程。
身体好,虽然放在了首位,实际上老师、家长和学生都不在意,因身体倍儿棒而被老师喜欢,并成为好学生的事,从来没发生过。
功课好,是所有人都看重的。它也最好比较,就看谁的5分多。一年级同学最听话,“新来的人不摸门”,老师让怎么着就怎么着,大家都挺用功,好像成绩都不错,我的作业几乎每次都是5分。
品行好,怎么体现,我的感受是谁听老师的话,谁主动接近老师,谁的品行就好。品行好的最重要的标志是学期未的“操行评定”,它分优、良、可、差四等,你是几等,全凭老师来定。
守则还有思想品德方面的要求,大概有热爱祖国、敬爱领袖、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热爱劳动、爱护公物、讲究卫生等内容。
到二年级,我们班不再在大殿改建的那个教室上课,而是搬到了中院的二楼上。这座小楼我不知道它是否属于庙产,但它无疑是座老楼,因为它基本以木结构为主,楼板、楼梯、隔墙、门窗都是木头的,且都雕工精细,只有楼的三面外墙是青砖的。
这座小楼上的不少木构件已经开裂,赭红的油漆多已脱色。木地板上有不少大裂缝,我们能从缝隙中看到楼下的同学。小楼是悬山式屋顶,我们抬头就能看到粗大灰黑的梁。
搬到楼上不久,我们就听到一个可怕的传言,说每天夜里教室的房梁上都有两个小白人打架。本来我们学校建在旧庙里就有些瘆人,再听说出了这样的怪事,我们吓得都不愿上楼上课了。
校长自然也听到了传言,他担心是坏人装神弄鬼,就报告了学校东边的中华路派出所。派出所派人调查,很快就查出了真相,原来是校工小屋里的灯光折射到了楼上,那光影随着校工屋门玻璃的晃动而晃动,被好事者传为闹鬼。
1959年新北街扩建,把瑯瑚街小学西边的民房都拆除了,小学大门便由南边改到了西边,冲着新开路,好像小学也因此改叫“新开路小学”。很快,我们学校又与北边不远的后福盈小学合并了。两校合并之后,后福盈小学还叫后福盈小学,而我们的瑯瑚街小学却取消了,这让我心里难受了好一阵儿。
合并之后不久,我所在年级的各班都到后福盈小学上课,是否还有人在这里上课,已忘了。
1964年,保定市青少年宫搬入瑯瑚街小学旧址。看到那些出出入入学习唱歌跳舞的孩子,我还有点亲切,觉得他们是我的小师弟小师妹。
再后来,青少年宫又搬走了,那儿变成了企业,好像叫前进印刷厂,是个残疾人福利企业。虽然它与我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但我路过的时候,还会不由地多看一眼。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