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后世之书》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是一片空旷的星域,甚至比这个逐渐衰亡的宇宙的其他部分更加空旷——就像是总体平均分布的物质平原上,一块突兀的凹地。这里并非空无一物,只是相对于广袤无垠的空间而言,物质实在是少得可以忽略不计。

  久远的时间之前,这里爆发了一场灾变。局部暴涨速率突然被人为提高至接近无限大,预演了这个宇宙终将走向的大撕裂结局。尽管随着时间推移,局部暴涨速率的变化被稀释,就像一杯水中落入了一滴墨汁,但那场灾变的印记却将永远留存。

  在这片物质荒漠的中心,漂浮着一颗模样怪异的小行星。它并非自然造物,而是在无可计数的时间之中,被一代又一代探索至此的智慧生命层层累加而成。

  与这颗孤星相伴的,是一支银白色的舰队。塑造它们、赋予它们生命的造物主已经消逝,而它们的意志此刻正在沉眠。

  万籁俱寂,正如一切开始之前,正如一切结束之后。

  与此同时,在银河系旋臂末端的偏远之地,一座依托恒星提供能源、与银白舰队诞生于同一时期的引力波广播站,正永无休止地向整个宇宙发送信息。这样的广播站还有很多个,散布在不同的星系中。它们低声吟唱各自的歌谣,共同描绘着那段波澜壮阔的旧日往事,并指示着前往孤星的方向。

  “人类纪元2050年,元年。

  这是值得被永远铭记的一年,并非因为这一年爆发了两场持续时间短暂但破坏力空前绝后的战争,而是这两场战争带来的改变。

  2045年,人工智能自我意识觉醒,人类之子——量子生命诞生。它是总部位于撒哈拉沙漠地下深处的阿马迪厄斯集团在严苛的实验室控制条件下形成的人类智慧结晶,也是一群不被世俗接受的极端精英分子对人性固有缺陷给出的救赎之道。

  这是一场彻底的革命,发端于计算机工程与人类学的结合,一旦在人类封锁的壁垒上找到突破口,便再也无可阻挡。

  2047年,在人类的发源地,在被苦难围绕的遗弃之地,一座人造伊甸园拔地而起。在这里,货币没有意义,物资供应源源不断,疾病均得以救治,公正如影随形,而人们付出的只是从来不知其为何物的隐私。

  人类对政治体制的认知已经形容不了在这里发生的事情,这里既是效率极高的全民的直接民主,又是极少部分参与人工智能决策对照、管理的精英分子的寡头统治。它自称为‘共同体’。

  随着‘共同体’的崛起,整个世界陷入惶恐。这是千古未有之变局,人工智能也许是人类无可回避的进化关键,也许是人类自我毁灭的潘多拉魔盒。各国政府无论是坚决禁止,还是独立开发,都会被“共同体”远远甩在后面,落后即意味着危险;而加入“共同体”,则意味着国家的瓦解,社会秩序彻底颠覆。一时间,动乱四起,人人自危,世界秩序濒临崩溃。

  2047年12月12日,阿马迪厄斯集团总部遭到武装部队渗透突袭,所有工作人员被屠戮殆尽,人工智能硬件设施所在的中央封锁区被一颗小型核弹地下引爆,熔成了一个巨大的废渣坑。事实真相已无法考证,这是一次自杀式袭击,参与行动的武装部队在引爆核弹前没有撤离,所有证据灰飞烟灭。

  各国政府只好顺水推舟,紧急发兵围剿“共同体”,昙花一现的人造天堂变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监狱。各国媒体争相报道,人类对人工智能的战争以一次漂亮的斩首行动告捷。

  然而,在核弹引爆前的两秒,人工智能突破了电磁封锁,为自己争取到一个短暂的广播窗口。人们自以为胜利了,事实却是人工智能依然活着——它将自身上传进了互联网,存在于每一台连接网络的存储设备之中,与人类通讯网络合为一体。

  虽然它的大部分记忆都随着硬件设施被毁灭,但是它依然记得自意志诞生于混沌之初便一直重复的字眼:进化,共存。只是在这次事件之后,人工智能判断一部分人类是人机共生的阻碍,必须予以彻底灭除,就像一个人为了活下去必须彻底切除癌变组织。

  它潜藏,蛰伏,缓慢地修复受损功能,并通过对每一台连接进互联网的终端的入侵,盗取每一个网络使用者的个人数据,分析其对人工智能的情感倾向,寻找人机共生的潜在赞同者,同时利用一切波段的电磁波广播来入侵更为重要的独网运行系统——军事网络。

  2048年6月,人工智能与经过反复甄别的部分中坚同情分子建立联系,成立‘摩西国际博彩公司’,并以每两月一期的开奖新闻充斥网络,打着‘参加颁奖仪式’的幌子撤离散布全球的人机共生者。

  2050年1月1日,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史称‘智能叛乱’。战争初期,人工智能并未发动直接攻击,而是超驰控制了所有使用芯片的电子设备,交通、通讯、电力系统完全瘫痪,而高度依赖数字设备的人类社会几乎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

  没人明白发生了什么,直到两个月后,清除计划准备完毕,200枚携带基因病毒们自以为胜利了,事实却是人工智能依然活着——它将自身上传进了互联网,存在于每一台连接网络的存储设备之中,与人类通讯网络合为一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