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大唐中的诗仙(2)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br />

“诗仙,乐乐就是诗仙!”



魏得禄大声叫喊,激动得满面通红,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他做出好诗。



其他的读书人同样露出痴迷之色,这样的好诗,实在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享受。



欧阳明日的神情陷入呆滞之中:“怎么会一点漏洞都没有?”



他费尽心机的想要寻找蜀相这首诗中的格律漏洞,却一无所获。



开玩笑,这首蜀相可是杜甫的作品。



杜甫被称为诗圣,诗圣不是外号,是尊称,中国文化传统上只有在某一领域达到最高成就的集大成者才能称之为“圣”。



古人对杜甫的赞誉是这样的:“大概杜有三难,极盛难继,首创难工,遘衰难挽,子建以至太白,诗家能事都尽,杜后起,集其大成,一也。排律近体,前人未备,伐山道源,为百世模,二也。开元既往,大历系兴,砥柱其间,唐以复振,三也。”



这番话如果概括成四个字,就是:继往开来。



是的,杜甫在律诗上所做的贡献太大了,堪称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



就连渣男元稹对杜甫都佩服的五体投地,他这样评价杜甫:



隋唐以来,乃至魏晋以来,有很多诗坛的牛人,诸如唐初的沈佺期、宋之问,魏晋才高八斗的曹植以及刘祯,南朝的颜延之和东晋的谢灵运等,这些在某一时期执文坛牛耳的大人物,一旦和杜甫比起来,简直弱爆了。



杜甫一出,从气势上把他们全压倒了,同时也把他们的长处全吸取了为自己所用。



到了宋朝时候,在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苏轼,陈师道、陈与义、陆游等人的努力之下,杜甫成为“诗圣”,已经是诗坛第一人!



有个传说,苏东坡和几个文人哥们儿小聚,谈到诗词的境界时,苏东坡动情的说,写词我还凑合,写诗我只配给杜甫提鞋,可见杜甫在宋代的地位。



杜甫被称为诗圣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的诗可学。



李白就好像独孤求败,写诗的时候信手拈来,根本就无视规矩,无招胜有招!



而杜甫刚好和他是两个极端,杜甫制定了严格的规矩,供后人瞻仰!



可以说后来的宋代诗人几乎都是杜甫的徒子徒孙,他们怎么可能不夸杜甫?



而且李白的性格是“凤歌笑孔丘”!



杜甫则是“致君尧舜上”!



因此到了理学开始兴起的宋朝,杜甫的地位就开始稍微高于李白了,因为这是政治正确,当然这只是读书人之间,在普通人之间的地位李白还是要碾压杜甫!



杜甫的律诗接近完美,你想要找蜀相上的格律漏洞,完全是在痴人说梦。



“这首诗的格律太完美了!”



秦明赞叹道。



他一开始只注意这首诗的质量与情感,连续读了几遍之后,才发现这首诗的格律近乎完美不缺。



哪怕是诗坛大家,想要写出这么有充沛感情,格律完美的诗,也绝非易事。



石开感慨道:“此诗一出,徐乐诗仙的称号再无疑问。”



他对徐乐佩服的五体投地,随手吟诵一句便是千古名句,写的蜀相也是千古名篇,这样的人未来不可限量。



“不愧是我选中的目标,真是了不起。”



武曌读完蜀相之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