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亚方舟第2/2段
老人停顿了一下,继续说:“当然,人类真正进入现代社会,是从大约一千多年前开始的。那时候,欧洲刚经历了黑暗的中世纪,迎来了璀璨的文艺复兴运动,率先进入了工业社会,开启了人类的科技文明。”
“哦,我知道了,那人类的总人口是不是开始爆发式增长了?”男孩儿接着老人的话说。
“是的,到1650年,全球的人口大约是5.6亿人,在1804年左右世界人口已经突破了10亿。而在2011年,短短两百年的时间,世界人口就突破了70亿。”老人感慨道。
“嗯,我们现在的人口就更多了,我记得在大劫难发生之前,全宇宙中的总人口已经超过了1000亿人。”小男孩儿说。
老人轻轻的抚摸着男孩的头,说:“是的,孩子,你的记忆是对的。人类最高峰时的人口确实超过了千亿人。最关键的是,伴随人口的高速增长,地球的科技也日新月异。”
“爷爷,这个我知道,爸爸以前跟我说过!”男孩骄傲的抬起头,望着爷爷。
“爸爸说,在公元十七世纪末,英国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出版了一篇叫《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论文,开创性的提出了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
“此后,又有很多非常杰出的天才科学家们陆续提出了有关电、磁、光等自然现象的基本理论,并认知到物质都是由原子、质子和电子等基本粒子构成。”男孩儿像背书一样说道。
“是的,孩子真棒!知道这么多知识!”老人夸奖道,“进入20世纪后,随着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提出,人类对世界本源的理解已经达到了前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上。
“20世纪50年代,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兴起,极大的延伸了人类的智力。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互联网特别是移动户外网技术全面应用,人类的生存空间从现实世界拓展到虚拟世界。
“公元2050年,基因工程获得重大突破,人类平均寿命延长到100岁。
“公元2108年,量子计算机全面替代电子计算机,人类计算能力突破原子极限。
“公元2225年,人工智能实现拐点,人工智能具备自我学习能力,其智力水平已经超越人类极限。
“公元2289年,人类开始使用暗物质的能量,用于太空探索。
“公元2300年,人类掌握了空间跳跃能力,可以进行超光速远距离旅行,人类正式进入星际时代。
“公元2412年,人类达到银河系的中心。
“公元2506年,人类跨越银河系。
“公元2618年,人类达到了里地球最近的星座——仙女星座。
“公元2650年,人类达到了距离地球264万光年的三角座星系。
“公元2800年,人类达到了距离地球大约1200万光年的玉夫座星系。
“这是目前人类到达的离地球最远的星系。”老人一口气说道。
小男孩似懂非懂的看着老人,说:“仙女星座?就是我们目前所在的地方吗?”
“是的,我们现在就是在仙女星座的边缘!”老人回复。
“爷爷,我们说了那么多,您还是没有告诉我,我们为什么要离开地球,来到这里?”男孩儿继续问道,“是因为大劫难吗?”
“是的,孩子,我们之所以离开地球,来到仙女星座,就是为了能够躲开这次人类自诞生后,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老人长叹。
“大人们都在谈论大劫难,但究竟什么是大劫难呢?”男孩不解。
“前面我们谈起过,大约600多年前,人工智能突破了拐点,它们已经具备了自我学习能力,并在智力上远远的超越了人类。人工智能为人们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成就,太空时代正是人工智能崛起的伟大产物。然而,只有很少的人知道,这也正是人类大劫难的最初起点!
人工智能即使突破了拐点,将人类的智力远远抛在了后面,它们仍然非常忠实的执行着人类的命令,并在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所提出的为保护人类的‘机器人三原则’的指导下,忠心耿耿的为人类服务。
然而,大约在10年前,一小撮贪婪的人类,永久的改变了这一切。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