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湮灭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为此,林鸿反复测试,发现魔法元素确实不是一种物质,它没有质量,也无法捕捉,也就是说魔法元素本身就是一种能量。

  这就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魔法元素越多,魔法威力越大。

  然而,进一步的试验发现,魔法元素所蕴含的能量其实非常稀薄,相同体积的魔法元素其能量含量远低于魔力所蕴含的能量。

  意识到这一点后,林鸿刻意在魔法中加入了大量的魔力,随着魔力浓度的提升,相同魔法的威力成级数上升。

  他意识到,这些魔法元素很可能也是宇宙中存在的一种能量。它们与魔力结合起来可以转换为各种现实中的能量形式,从而产生魔法效果。

  林鸿对魔法元素和魔力的配比进行了无数次的比对研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最初的时候,魔力占比越高,确实魔法效果越好,威力越大。但当魔力达到一定比例之后,魔法效果反而开始变差。林鸿认为既然魔力本身的能量密度要超过魔法元素,出现这种情况说明其中一定有特殊原因。

  林鸿没有气馁,经过多次试验后,他偶然发现,这种高密度魔力所产生的魔法,其实并没有真正的消耗到魔力。也就是说,魔力并没有全部在魔法中产生作用。

  想通了这一点,林鸿借鉴了修炼功法对星力的催动原理,尝试着修改了魔法的结构,加大了对魔力的控制力度。

  渐渐的,这种高浓度的魔力魔法,其魔法效果开始显现出来,直到后来,魔力成为了魔法的主力,而魔法元素却变成了配伍。

  林鸿甚至尝试了不用魔法元素,而仅仅使用魔力,就像用功法催动星力一般。林鸿发现,单独使用魔力,并不能产生相应的魔法效果。这说明对于创新后的魔法,魔法元素虽然并不直接提供能量,它能够为魔法生成提供必要的帮助。

  比如火魔法,就必须要有火元素才能够生成。以火球术为例,火元素负责点火,真正燃烧的却是魔力。

  这时,林鸿也想明白了,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没有魔法师发现这个问题。

  一来,是魔法原理的问题。魔法师们努力的方向根本就是错误的,他们毕生努力的方向在于如何用最少的魔力掌控最多的魔法元素,从而达到更好的魔法效果,几乎没有人去想过要反其道而行之。绝大多数魔法师都走在错误的魔力使用道路上,自然很难产生正确的结果。

  二来,即使有极少数的魔法师喜欢创新,他们与正统的施法原理不同,喜欢尝试着多加入魔力,也确实发现了多加魔力有助于魔法威力的提升。但一旦越过一定界限,反而起不到相应的作用,这就限制了高魔力密度魔法的使用效果。魔法世界广博无边,真正有潜力有资质的魔法师大多数都是单修魔法,这些喜欢创新的魔法师们,要想从功法中体悟魔法原理是基本上不可能做到的。

  三来,是魔力使用效率的原因。魔力的能量密度比星力要低,在相同的魔力储备下,如果将魔力全部转换为能量,魔法师的战斗力是明显不如战士的。而如果魔法师通过魔力控制魔法元素生成魔法,虽然单个魔法的威力要差一些,但一定魔力所产生的总能量是超过将魔力直接转换为能量的。这也是同级别的魔法师其魔法威力往往远超战士的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的魔法体系也不能说是走错了方向,毕竟对绝大多数魔法师而言,这样是效率最高的魔力使用方式。

  然而,对于林鸿来说,这三个原因都不是问题。

  首先林鸿获得了地球的科技文明传承,明白了能量是一切的基础,从根本上对魔法的原理进行了重构;其次,林鸿天资卓绝,而且魔武双修,甚至获得了神级的星力功法,这极大的帮助他从功法的角度理解魔法原理;第三,林鸿的魔力等级高,魔力储备远超常人,根本就不存在魔力不足的问题。

  对林鸿而言,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魔法威力才是正道。

  林鸿将这种经过创新后的魔力火球命名为“湮灭”。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