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真相背后的思考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最多的时候,联邦一个晚上共发生了五起案件。

  这些案件相隔数百公里,明眼人都知道,这是绝无可能的。

  但无奈群众根本不信是有人在冒充,他们宁肯相信,这个所谓的变态凶徒会分身术。

  这下子,众人对奸杀案凶徒的恐惧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林鸿对此也大伤脑筋,现在正值灾后重建的良好时机,一旦处理不好,引起民众动乱,必将严重影响联邦的重建工作。

  鉴于希顿警方办案进展缓慢,林鸿命令暗影特工接管了这一案件,而主管暗影特工的正是小白。

  小白接手案件后,对相关案件进行了密集调研和缜密的核查,终于将本案“元凶”,也就是自己缉拿归案。

  林鸿看到小白负荆请罪的样子,大惊之。经小白解释后,林鸿顿时哭笑不得。

  真是无人能够想到,这一轰动联邦,使得人人自危,并险些让灾后重建工作严重滞后的案件的真相竟然是这样。

  但细思恐极,林鸿敏锐地觉察到这一事件背后的重大隐患。

  首先是民众为什么会如此恐慌?

  应该说,连环奸杀案事件在最初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刑事案件,这种类似的案件在联邦虽不说司空见惯,但的确算是非常普通。如若要想从源头上杜绝此类案件,绝对是一件事倍功半的事情。

  探其根本,林鸿认为,缺乏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才是引起公众恐慌的根本原因。

  当普通案件逐渐演化为连环奸杀案之时,公众也开始经历从关心到恐慌的转变。

  这时,人们对相关信息的渴求会加速上升。如果缺乏正常的信息沟通渠道,公众无法获取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必然会通过传播小道消息,来抚平内心的担忧。

  这时候,各种消息灵通人士就会纷纷登场,他们中或许包含着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但大多数人之所以无中生有,不过是为了满足内心的焦虑心情或者是希望通过传播信息,获得众人的关注而已。

  对于前者自不用多说,那是人的正常反应。而对于后者,用地球文明的话来说,这些人就是来蹭流量的。

  人是一种奇怪的从众生物,当越来越多的人在传播流言之时,即便事先对此不屑一顾的人也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搞错了。

  他们会想,万一公众流传的就是事情的真相呢?

  很多人渐渐加入了盲信一族。

  群体是众多依靠本能和情绪驱动的个体组成,当他们聚集起来的时候,理性会降到最低,整体智商也会直线下降。

  群体智商通常由人群中智商最低的人所决定。

  而这群人,毫无疑问,是最容易盲从盲信的人。

  这就如同一个哲人所言:“群众就是一个竭嘶底里的老妇人,永远在亢奋和消沉之中摇摆。”

  对于这种情况,最好的方法既不是抓人,也不是禁止流言传播。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当洪水来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疏导,而不是阻塞。

  如果任由谣言散布,恐慌蔓延,即便是最强大的军队也没有办法将所有造谣人赶尽杀绝。因为,世间几乎每一个人都是谣言的接受者,也是创造者。

  “信息不明,谣言不止。”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