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经济之才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勤政殿内,梁适的话一落,赵昕就飞速的在脑海中想此次的主考官该任命谁才能达到公平公正公允。



良久赵昕方才说道:“以往,历届恩科主考官只有一人,难免会因各人喜好而评价,所以本次科举,以及日后我朝的科举,每一次皆有三位主考官,不分大小,三位主考官共同阅卷。”



宋庠出言道:“若是三位主考官有争执的话,该怎么办?”



“若有分歧,考卷暂留,呈上来由朕决断!”



赵昕淡淡的说道。



“官家英明!”



宋庠施了一礼。



赵昕在众位朝臣中扫了一眼,方才说道:“今岁恩科主考官为范仲淹、晏殊、张方平。”



范仲淹擅时政,晏殊善词作,张方平善财政。



“臣等领命!”



三人异口同声的拜道。



梁适见主考官没自己的份,不免垂头丧气,便道:“官家!先前关于考场的规定还有一言未曾言道,那就是誊录法。”



糊名法即封弥制实行以后,科场规范严密了许多。但是,某些考生通过在试卷上做标记、写暗语等方式,提醒阅卷者自己的身份,徇私舞弊的现象仍然存在。



为此,科举考试又实行了“誊录法”。所谓“誊录”,顾名思义,就是将考生的试卷全部誊抄过录一遍,阅卷者只能看到誊抄过后的试卷,彻底杜绝了通过字迹、暗语等给人情分的可能。



赵昕笑道:“多亏了梁卿提醒,誊录法也一并实行吧!”



礼部尚书晏殊起身说道:“官家!现今朝廷礼部右侍郎一职空缺,不知官家有何打算?”



梁适扫了众臣一眼,发现庆历年间的大臣们几乎齐聚一堂了,不免的有些孤独感,便起身说道:“官家!臣保举杭州知州司马光,司马光先前教导官家读书,现今官家登基,司马光功不可没!”



“嗯!准了!”



赵昕想了一下,似乎也没什么不妥的地方,便答应了此事。



“官家!老臣突然想起,刚成立的商部似乎还缺一位右侍郎!”



庞籍忽然开口说道。



商部却右侍郎的事情,赵昕心里自然清楚,本来这个职位他想提拔王安石来担当的,但被张方平以资历不足给否定了,所以商部右侍郎一职便空缺了下来。



“庞相心中可有人选?”



赵昕问道。



“官家!臣保举屯田员外郎范祥!”



庞籍拜道。



“官家!先前范祥未经请示朝廷,竟然擅自修筑距离秦州三百里的古渭州城,结果刚一开工,青塘族羌人聚众攻破我军的堡垒杀掉了上千的守军,范祥因此被罢免了陕西转运使一职。臣以为范祥虽然私自修建古渭城,但初衷是好的,只是结果不尽人意。”



韩琦出言道。



提起范祥,就得说一说解盐通商了,宋朝盐课是除了田赋之外的第二大财源。职便空缺了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