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权衡利弊第2/2段
“官家深明大义!臣深表赞同!”
欧阳修赶紧拜道。
韩琦出言道:“官家,修建河堤本是好事,为的是一本万利的事,但眼下朝廷正在同夏国交恶,若因为黄河改道之事惹得我大宋的盟友辽国不意,那么代价恐怕非臣等能担当起的。”
韩琦的话倒是说道赵昕的心坎里去了,眼下宋朝确实还没强大到同时得罪西夏和辽国的时候,朝廷才刚刚开始谋划陇佑都护府,投入的人力物力到目前都还是未知数,此时再得罪辽国,显然是极为不明智的。
范仲淹出言道:“官家!据钦天监所言,加上臣的调查,今年只怕是个旱年,大旱之年,百姓的粮食储备必然不够,特别是河北两路,是故臣之所以赞同修建河堤,报的是以工代赈的打算,如此一来,百姓即有粮食填饱肚子,先帝时的政令又能得以顺利实行,如此岂不是两全其美,各取所需。”
“虽然以工代赈是个好法子,但黄河改道六塔河之事,所需要的民力物力颇多,不是眼下能解决的,所以暂且搁置,待几年之后,朝廷财政宽裕,再商议也不迟,而且,朕的内藏库也不是无底洞,什么事都让内藏库拨款的话,朕要你们这帮大臣又有何用?”
赵昕有些生气的说道。
“众卿可还有事要奏?”
赵昕问道。
刚上任的户部尚书刘沆起身说道:“臣自领户部一来,矜矜业业,夙夜谨慎,深怕出什么差池,今户部左右侍郎空缺,还望官家早日选派人手,协助臣执掌户部。”
“嗯!前二个监察院前往流求府和交趾的监察御史都回来了,据他们上奏,言及这两处,在王安石和韩降的治理下,物阜民丰,百姓安居乐业,对两人也是夸赞有余,自古以来,为人君者,势必得做到赏罚分明。此二人可否升迁为户部左右侍郎一职?”
无论庞籍还是文彦博,又或者范仲淹,韩琦,富弼等都老了,也到了给大宋朝堂添点新鲜血液了的时候了。
“官家!除了年龄之外,此二人不论是资历还是才干都足以担任户部左右侍郎一职!不若让其到翰林院在锻炼两年?”
庞籍起身说道。
“官家!眼下朝廷正值用人之际,应该唯才是举,不应拿年龄来限制,是故臣以为二人可以担当此职位。”
文彦博显然和庞籍是截然相反的想法,他支持赵昕这么做。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二人既然有能力又有政绩,自然应该不拘束于小节,这事就这么定下了!”
赵昕一语定乾坤。
“官家英明!”
......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