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那样和这样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君仙山上,云蒸霞蔚,灵气聚集,是一座天然的药材宝库。



张家先祖,原是山中猎户,前朝的前朝时,因救过在此结庐修道的道人性命,被道人教会了识药采药,子孙得道人教诲,不仅习得医药之道,更学会了盛世延续祖宗根本,乱世求生的大智慧。



因药而医,求医者众,道人结庐之地,建成万寿观。道人从不拘泥于门墙,张家子弟,学得道人精湛医术,有继承道人衣钵的,也有下山开医馆的。



因医而药,超凡医术,济世为怀,无数求医者,需得靠大量药材支撑。



张家以君仙药人名号,依托君仙山取之不竭的天然药材,精湛的制药手艺,逐渐在天下药行闯出超然地位。



君仙山下君山县,原本只是个集镇,因在君仙山下而得名,又因在君仙山下,远离大的城镇,从前并不繁华,甚至有些寥落。



张家人在君仙山脉绵延几百里之地,引导百姓从采药变成药农,把这一带,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大药场。



在君仙药行习得一身好技艺的药师越来越多,到后来,逐渐有了药不过君仙山不灵的说法,因为经过君仙药人的炮制,才能将药材的最大效用释放出来。



于是,君山镇上,药行越来越多,多到已经不是一个集镇可以容纳的,前朝时,就变成了君山县。



前朝末帝昏聩暴虐,追求长生不来之术,派官兵锁拿万寿观无数成名道人,进京圈禁为其炼制丹药。



万寿观道人本不擅丹药之道,又不愿屈从暴政,被打杀得七零八落,连带曾经繁盛的道观,都被末帝盛怒之下派人焚烧。



末帝昏聩无道,地方官员索求无度,君山药行也几近零落。



张家家主以家中巨富做军资,以谋略伴本朝太祖左右,结束前朝暴政,立下大云朝,后回归山野,重建万寿观,膝下二子,一入观中承父亲衣钵,一掌君山药行,重振药行之名。



历经几代,虽也有乱象,却平稳传承至今,太平盛世,君山药行更加繁盛。



药王会当日,按预先定好的时辰,胡大先生领着无数成名药师,后头跟着来自各地的药人医家,祭拜药王庙、三皇宫。



仪式并不复杂,庄重和热闹却在无数根手臂粗的香烛焚烧下,化为了虔诚。



三皇宫钟响之后,药市开张。



热闹有很多种,半个县城大小的药市里,散单在各个药铺里成交。



大宗买卖在北边的药商会馆中,原药和已经炮制过的药材,根据等级,以及当年的行市,还有许多综合因素,定好价格,公平交易。



药材在药市后头极显眼的几排数不清的大库里,验了样品交定银验大货,秩序井然,没有一丝儿差错。交易双方都默认遵循君山药行规矩,不敢乱,也不敢造次,但凡想做药材这行生意,不管多大的药商,都不敢在此处做手脚。



信誉,是君山药行准入的门槛之一,只有跨过这个门槛,才敢说,自家药行,算是在药材行当里,有了一席之地。



这里动辄都是上万银钱的交易,是君山药行的基石,却不是人最多的地方。



三皇宫前的空地上,年轻一代,技艺出众的药人,在此展示各家独门绝活儿,引得无数百姓叫好不断。



一墙之隔,戏台上弋阳腔和采茶戏交替上演,这是从前留下的老规矩。药市逛累了,来这处歇个脚,听听戏,或是买点吃的。戏园子周边,都是卖小吃、饮子、果子的小店或者摊贩,及至角门之外,还有一圈茶楼酒肆饭铺。



此时的秦念西,却坐在药市对过,那处已经挤满了人的君山医馆里。



药王会召开同时,君山医馆行义诊,已经延续多年。照理说,这样的时候开义诊,是极不和适宜的,可这义诊是从前,君山药市并不繁盛的时候就有了的,甚至为药市的繁盛平添了许多人气。



信誉,是君山药行准入的门槛之一,只有跨过这个门槛,才敢说,自家药行,算是在药材行当里,有了一席之地。



这里动辄都是上万银钱的交易,是君山药行的基石,却不是人最多的地方。



三皇宫前的空地上,年轻一代,技艺出众的药人,在此展示各家独门绝活儿,引得无数百姓叫好不断。



一墙之隔,戏台上弋阳腔和采茶戏交替上演,这是从前留下的老规矩。药市逛累了,来这处歇个脚,听听戏,或是买点吃的。戏园子周边,都是卖小吃、饮子、果子的小店或者摊贩,及至角门之外,还有一圈茶楼酒肆饭铺。



此时的秦念西,却坐在药市对过,那处已经挤满了人的君山医馆里。



药王会召开同时,君山医馆行义诊,已经延续多年。照理说,这样的时候开义诊,是极不和适宜的,可这义诊是从前,君山药市并不繁盛的时候就有了的,甚至为药市的繁盛平添了许多人气。



后头有一回药王会,考虑人太多,就不要义诊来添乱了,却被已经声名远扬的义诊吸引来的百姓,堵着门吵吵,万般无奈之下,只得重开。



秦念西和长辈争取了许久,才得了许可,往君山医馆的义诊中,加上单独分出来的两科,妇人科和哑科,因怕寻常百姓不懂,分诊的地方,挂的牌子直接是女科和儿科。



医馆单独设了一处院子,一个大诊室里放了两张医案,后头分坐了秦医婆和王医婆,秦念西带着紫藤,沉香和木香,打扮成学徒模样,侍候在二位医婆身后,韵嬷嬷和两个跟着下山的女徒,被分派了守好院门的差使。



秦念西这么做,原是有一样最简单的目的,若是让医女在医馆里坐堂,能不能行得通。



从前百姓看病,虽说也知道得了什么病,首选要去找哪个医馆的哪位大夫,比如说杏林医馆的小儿林,这是治哑科的,万安医馆的圣手唐,这是治骨伤的,可如此旗帜鲜明,直接挂了儿科和女科的牌子,任一家医馆都不会这么干。



但君山医馆不仅这么干了,还干脆说明,这两位大夫,是君仙山万寿观前来援手的医女。



有人嗤之以鼻,什么医女,说白了,不就是医婆吗?医婆也会看病?医婆就是医婆,医婆就是走小门替妇人接生,神神叨叨上不得台盘的。凭你是从万寿观下来的又怎样?万寿观里,能治病的,不都是道长吗?什么时候有什么女科和儿科了,万寿观自家都不挂这牌子,反跑到君山医馆挂牌子。



饶是君山医馆素有声望,来看义诊的百姓,也极不情愿被分诊到医女手中。



可也有那怀揣着心思的,细问了医女的义诊,又打听了义诊的时日,便匆匆离开。



听着外头诊院里,即便秩序极好,依旧是人声蔚然,孩童的啼哭咳嗽,便在一墙之隔,自家这处却冷冷清清,秦医婆只看着秦念西,悠悠叹了口气。



秦念西笑吟吟道“嬷嬷别着急,这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