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内政署第1/2段
欧阳朔没有让大家久等,宣布完内政署架构以及署长人选之后,接着说道:“任命沈追为物资储备署长,同时解除其盐田司长职务。”
诸同僚哗然,这实在是一个意外任命。大家看向沈追的目光,变得不可捉摸,有嫉妒,有探究,就是没有恭喜。
虽然沈追此前已经做好了承受压力的准备,但是真正面对这样的局面,仍然感到窒息。想起大人的一番谈话,沈追逐渐平复心情,起身走到大厅正中,躬身行礼,沉声说道:“多谢大人提拔,定不负所托!”
至今日始,山海县官场又诞生一位巨头,虽然这位巨头,相比其他四位,要黯淡不少。但是不可否认,沈追的蹿升,对其他人是一个无形的激励。
接下来,政务会议开始步入正轨,各司各署一一汇报,都是中规中矩,没有太多的惊喜。
政务会议结束之后,已经是中午,领主府自然是不管饭的,大家各回各家。只有三位附属领地的主官,被欧阳朔单独留在领主府用餐。
前两天,领主府选丫鬟的事情,终于告一段落。
在映柚的亲自主持下,招进两名丫鬟,大丫鬟紫苏,小丫鬟半夏,两人共同负责欧阳朔的饮食起居。其中,紫苏还肩负管理领主府后院杂役的职责。
据映柚介绍,紫苏和半夏,都是孤儿,在山海县并无亲人。紫苏还好,年龄与映柚相当,为人稳重,能力也不错。半夏年龄偏小,跟青儿相当。
实际上,作为欧阳朔的丫鬟,异常轻松。因为他晚上直接下线,白天基本上都不在后院,需要伺候的时候很少。
下午,顾修文、赵得贤以及周海辰三人,依次走进领主办公室,开始例行述职,介绍各自领地的发展情况。
泅水镇主官赵得贤在述职中提到,泅水镇接下来,主要做好两件事,一是对农田简陋的水利设施进行升级,二是开始修建城墙。
欧阳朔对此表示赞赏,当场同意由四海钱庄为泅水镇提供一笔贷款,用于这两项基础工程的建设。在城墙规模上,欧阳朔也提出具体的要求,作为附属领地,未来最多就是两道城墙。
因此,泅水镇的第一道城墙,边长确定为五公里,介于山海县第一道城墙和第二道城墙规模之间。
至于水利设施升级,那就更应该支持。泅水镇的定位,本就是粮食基地。除了继续开垦新的农田,完善水利设施,提高粮食亩产量,才是最根本的解决途径。毕竟,农田再多,没有足够的农夫来打理也是枉然。
赵得贤不愧是村长出身,对于农业这一块有着敏锐认知,经验也比较丰富。至少在镇一级,他还是可堪大用的。
友谊镇主官周海辰,则着重汇报了与天丰部落的贸易情况。友谊镇已经顺利与天丰部落完成第二次交易,换得两百匹青蚨马。
双方经过协商,一致同意,在友谊镇北面,护城河附近,建设一个固定的集市。建立集市,意味着友谊镇可以跟牧民自由交易,不再限于与部落之间的交易。更为关键的是,随着集市名气的提升,其他部落的人,也有可能来到集市,与友谊镇进行交易。
因此,集市的建立,意味着打开了友谊镇与游牧部落交易的窗口。双方交易的货物,也不再仅限于青蚨马,羊群、毛皮等都是可以交易的货物。如果集市运作顺利,那么,就将彻底激活友谊镇的活力。
最后,是北海镇顾修文的汇报。
北海镇升级到三级乡镇,已经过去一个月,再加上之前送去的四千名疾风部落俘虏,人口一开始就有溢出。
即使是这样,北海镇距离达到一万人的满人口,还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作为港口城镇,顾修文提到,渔民已经自发组建渔民协会,开始以合作的方式出海打渔。渔民内部,也渐渐开始分工。男人集体出海打渔,女人留在家里腌制鱼干,再运到市场上卖掉。
北海镇除了渔民,最大的群体就是北暮盐场的盐工。按照顾修文的意思,是准备效仿大本营,在盐场附近建设定居点,逐渐将盐工从北海镇迁出。
北海镇要想转型为港口城镇,就必须甩下盐工这个包袱。现在的北海镇,人口比例极不正常,有一大半是盐工。
而且,盐工自己的意思,也是愿意在定居点居住。一则方便,二则定居点更自由一些,不像生活在城镇中那般拘束。
只是,在如何组建定居点的问题上,北海镇和盐田司产生分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