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招兵训练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再刘家门口,架起大锅,煮起了粥,不少人伸着长长的脑袋,看着热气腾腾的大锅。

  同时再刘家村,招兵有结果了,有四十余刘家村的人愿意跟着我们干。

  同时我也派人,去慌村让人去叫木子叔过来接手刘家村,等木子叔一到,立即开拔用同样的套路攻下杨家村和李家村。

  然后大规模的救济灾民,并且派人散发消息,说刘家村有粮食。

  很快木子叔带人到了村子,正式接手,我带着剩余去先去攻打杨家村在攻打李家村,终于再一天之内同时处理了杨家村和李家村。期后用同样的方式处理了杨家村和李家村的恶霸。

  通过今日的战斗,起义军除了少许人受了皮肉之伤,养几天就好。不过战力却增强很多,再攻打李家村时,二十五人的起义军人人都有两条命在身,下起手来,又快又狠。和早上攻打刘家村的判若两人。

  缴获的物质,主要是粮食为主,兵器十分的稀少只有近百件,而且以单刀为主,不利于部队的发展。加上原有的士兵,现在共有士兵一百二十余人。

  通过数天的发酵,延安县周围的饥民,知道了刘家村有位大善人,开仓放粮,救济灾民。

  三个月内,收留了数千饥民,使得负责粮食的木子叔压力大增。要是再收留灾民,靠现有的粮食,更本就不够坚持到秋收的日子。

  而现有的好消息是由于灾民的增加,多数都是单身的汉子,再有吃饱饭的诱惑下,许多人参加了起义军。

  人数由原本的一百二十人增加至三百人,但是由于人数的增加,原本各队增加了一半多新兵,直接导致,战斗力大幅度降低。

  王洛一心扑到训练上,每日训练长跑,列队,枪兵攻盾兵守。经过长达三个月的训练,终于有了精兵的样子,只要拉上战场,硬拼一场能活下来的就可以做整正精兵了。

  同时把起义军正式规划起来,采用三三制度,十人为一班,三班为一排,三排为一连,三连为一营,三营为一团,三团为一旅,三旅为一团,三团为一师,三师为一军。一军的编制有些二万五千人,除了战兵有二万一千八百七十人。剩余就是非战斗人员。

  同时添加了三大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和八大注意,对百姓说话和气,买东西要给钱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偿,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

  缴获的武器大多是刀为主,加上少量的水火棍,使得部队武器单一,容易被针对。幸好再饥民中招到几名军中匠人,通过日夜努力,形成一半的刀盾兵,一半的长枪兵,以及不到十人的弓箭手,远程力量稀缺。只能砍伐树木,制作木抢,头部削尖,拿标枪使用,也只能对付无甲。

  要知道东北野猪皮刚起兵的时候都有十三副遗甲,并且还有百余勇士跟随,并且还有头上还有义父辽东王李成梁的关照,背靠明朝,猥琐发育,再看自己辛辛苦苦的忙碌了三个月还比不上野猪皮刚开始起兵的时候,想想就来气。

  王洛越想越不爽,操练就越狠,要知道在古代,部队基本是半月操练一次,或者十日一次,比较有名的戚家军也是五日一次。

  这些段时间王洛虽然日日操练,早就弄的士兵苦不堪言,要不是看在王洛带头训练,以及每日米饭管够,并且隔三差五能吃到一次肉,早就坚持不下去了。

  太阳已经高高挂起,天气已经快进入秋日,日光虽然不再爆烈炎热,但是对于训练一早上的士卒还是十分疲劳。

  王洛见时间差不多了,挥了挥手。

  原本还在训练的士卒停了下来,再班长的指挥下排着队伍,听候指令。

  王洛站在台上对着大家说道:我知道这几天大家很累,不明白为何不和官军一样十日练,或者十五日一练也可以。

  “但是我今日把话挑明了,不行,大家这段时间的辛苦操练,我全看到眼里,而我这头领也没有特权,和大家一起摸爬打滚。而且在伙食上我也没有亏待过大家,不管怎么样,这段时间的米饭管够,隔三差五还有一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