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第2/2段
司徒大人笑了笑,“那我什么疑问都没有了,我想左大人旁听了这么久,一定知道陛下的心思,还是早点回府收拾一下,择日出城吧。”
荆聩已经好几天没有睡好觉,公孙舆反而精神不错,除了刚刚收到信的时候有些慌张,等送信人苏醒过来把情况又复述一遍,公孙舆又恢复了冷静。每日依旧照常处理公务,只是多花了一点时间招训练军队。
西池的守军成分十分复杂,一万守军,除了荆聩带来的大卫精兵,剩下的一半是西池自发组织的民兵被公孙舆陆续收编,还有一半由当地的流民、地痞、囚犯等各色难缠人物组成,以义利相逼,勉强能战斗。荆聩得知了这个消息,更加绝望,每天都在思考为什么援军还没来,每一天都害怕突然传来陈军兵临城下的消息。
当然,他没有把这种焦虑表现出来,只是在精神上一天比一天差。
季先信到的三天后,焦河也送过来的一封书信,这封信稍稍缓解了荆聩的紧张。
陈军分兵的消息并没有刻意隐藏,甚至还事先通知了宋国。如果这时候左留扬的信能够再快一点送到西池,那么荆聩就会更明白宣朝的诚意。
宣朝说,陈军派兵南下,只为攻卫,要顺焦河而下,期间决不踏入宋国境内,只希望宋军到时候不要无端阻拦。陈国诚意十足,刚刚发兵,使者就带着千石粮食送给宋国。宋国欣然应允,宣朝得知这个消息便写信过来,一是提醒荆聩,早做打算,二是告诉他,陈国可没有派使者来找自己送礼,这焦河上的事,还得问问自己,但是对方来势汹涌,最多也就阻拦了十来天的时间,荆聩如果能把握住这点时间,那么二人结盟的事情自然水到渠成,要是这样还守不住西池,那宣朝只能自己来西池帮忙赶走陈军了。
这封信,既是安慰、帮助,也是威胁,荆聩只为多出来的那十多天赶到放心,他终于有时间思考当下要做的事情。
公孙舆却没有立刻让他了解现状,而是再多给了两天时间。还有一卷金秀的卷宗,荆聩需要学习,同样是在西池,同样面对敌国的侵扰,公孙舆让荆聩最后再认真看一下卷宗,看看当年只有八万兵的金秀,是如何在宋、蔡两国的夹击之中夺回西池,并且大挫蔡军锐气的。
西池一战的卷宗,比起荆箬的,要短了很多,荆聩自信能在半天之内看完,可是这回他却看得很慢,仿佛希望能够借着这短短的往事陈述,就学到打仗的精髓,守住即将到来的攻势。
时间刚好,左留扬的书信也送到西池,如果这时候荆聩在场,看见左留扬记录的红楼的一番论辩,一定会问公孙舆,为什么陛下和司徒大人就没想过要和宋国结盟?
这时候的荆聩还想不到这些,他全然沉浸在往事当中。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