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砖瓦厂上练毅力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雨过天晴,他们又开始了枯燥无味的制瓦工作。但男人们一样有尴尬和开心的时候。一天下午,东天池大队一群妇女来山沟挖野菜,她们顺便到场地看看如何制作砖瓦。五个年轻妇女站在了三哥的工作台前。在荒山沟干活的男人都是很随便的。整天在玩泥巴,都是男人干活,衣服也不讲究。三哥没有穿裤子,只在前面结了一个围裙。等他把瓦坯做好后,无法转身拿后面的泥片,如果转身,外面的女人会看到他的屁股。这时他急得满脸通红站在工作台后一动不动。来看的妇女着急啦!就说:

  “马师赶快做呗!让我们看看啊!”

  “...”三哥无言以对。耀卿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他急中生智,向妇女们摆摆手说:

  “请你们赶快离开,妇女看着做的瓦是不好卖的,难道你们不想让瓦卖出去?”

  “小孩子还迷信啊!”妇女们半信半疑。

  耀卿的话提醒了三哥:“有这么个说法。”“你们赶快去挖野菜吧!“嘘!嘘!你们也看不起我们女人。”她们极不情愿地到山上挖野菜去了,妇女离开以后,庞家的三个人也知道了这件事,惹得六个人都是捧腹大笑。这是一个笑话,也是一个教训,后来再没有人不穿裤子干活了,因为男女毕竟有别。

  耀卿干什么事情都力求完美。开始掂扎子的时候,随便把做好的圆筒瓦坯放到场地上,整个场地曲曲弯弯放得都是瓦坯筒,排不成排,行不成行,真像“毛草孩子”写的毛草作业一样。他想这样下去怎么能行?今天掂扎子是这个样,如果成为习惯,以后干什么事情都会像这样。因此他在以后掂扎子的时候,细心地把瓦坯筒放在一条直线上,同时横排还要对直。下午瓦坯筒摆满了场地,竖看一条线,横看一条线,斜看也是一条线。收工的时候他站在场地边美美的欣赏自己的“作品”。三哥看见了就对端明说:

  “你看耀卿这孩子,把瓦坯筒放得这样整齐,以后分瓦的时候也不会影响工作的。”什么是“分瓦”?没有从事这个工作的人是不会知道的。四个瓦合为一个瓦坯筒,筒的里面等距离有四条凹线,快干的时候,用“分针”在四条凹线处划一痕迹(分针就是一根40公分长细细木条,一头有一根钉子),等瓦筒干了以后,用手轻轻地磕开便分为四个瓦。三哥还要求端明以后也要这样干。邻边的庞家人知道后,也把掂扎子的小孩子领来,也要求他像耀卿样地放瓦坯筒。耀卿不好意思啊!他羞得脸红红的:这何必大惊小怪的,不就是放的整齐了些,有什么了不起的!

  正像三哥才来说的“三天胳膊两天腿”。他和端明已经在这里干了一个多月,耀卿明显感到他没有刚来那么累。他想:人啊!必须在实际的劳动中锻炼自己,身体才能健壮,技术才能提高,不管是粗糙的还是精密的工作。否则,他的成绩连同他的人都不会被人们认可。

  晒干的瓦坯整整地堆满了瓦坯仓库。三哥和东天池生产队干部商量,足够装个烧窑。生产队干部请来了烧窑师傅,集中全队的男女社员来到山沟装窑。生活虽然困难,他们整天吃的都是红薯和红薯面馒头,间或吃一个玉米面馒头,把一窑砖瓦烧出来再卖出去,全生产队的社员会有钱花的。因此都是尽力地往窑里背瓦,说笑声飞满了小山沟。装窑不是三哥他们的任务,端明照样在作坊踏小盘泥,耀卿照样在外面掂扎子。

  烧窑是在土崖上挖的,离耀卿的场地仅仅三米,社员们哪唧喳喳的说话声听得一清二楚。前几天大雨过后来山沟挖野菜的几个妇女也在往窑里背瓦。她们看见耀卿在场地干活就大声吆喝:

  “小孩子,赶快过来啊!我们有话问你!”

  耀卿知道她们要问什么,没有理这些女人。她们见他不理就继续喊:“小孩子,你怎么不说话啊?”

  “您想说什么?”他看放不过只好搭话。

  “前几天你不是说妇女看的瓦不好卖,今天我们来了这么多的妇女往窑里背瓦,你怎么解释啊?”妇女将了耀卿一军。

  他年纪虽小可心眼机灵,马上回答:

  ‘原来你们是砍瓦(看瓦),砍的瓦会卖吗?”

  “那现在呢?”她们继续将军。

  “哈哈哈!现在你们是背瓦(背娃),娃娃长大会顶天立地的,怎么会不好卖啊!”

  “你这个调皮鬼,真是伶牙俐齿.....她们还想说点什么,一个中年女人对着说话女人的耳朵悄悄地说了一句什么话,她们害羞地跑到窑里,好长时间没有出来。三哥没有穿裤子的事东天池生产队长知道了,他把这个笑话说给他的媳妇,他的媳妇又说给别人的媳妇,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除了挖野菜的女人不知道,几乎生产队的人都知道了这事。中年女人可能就是说的这个笑话。

  人人都说农民的思想是狭隘的,看看东天池生产队社员装瓦的场面就是对这种说法最有力的抨击。虽然都是按基本底分记工,可他们都不计较工分的多少,都在拼命地干活,连十来岁的小孩子也加入了装瓦的人群。男人们背一百多瓦,女人们背六七十个,小孩子不会背,就用手搬,有的搬十几个,也有的搬二十几个,好一个无私奉献、热闹的劳动场面。

  二百多万的瓦坯短短两天时间就装窑完毕,泥水匠封了窑门准备点火烧窑。生产队买了一头猪,宰杀得干干净净放在窑门前的小桌子上,桌子的前面还放有香炉。生产队的干部和年纪老的男人跪在桌子的后面,点燃了香,磕了头,开始祷告:“老君爷照顾好,一定把这一窑瓦烧的瓦蓝瓦蓝的,到时候我们再请您老人家!(据说太上老君是管火的神仙)。”小青年点燃鞭炮,烧窑师傅点燃了窑内的大火。窑膛内火势汹汹,窑上面烟肉冒着黑白夹杂的冲天浓烟。生产队来看点火的人高兴得手舞足蹈,小青年一蹦多高,老年人在周围嘴里吧嗒着旱烟,烟袋杆上的烟袋随着嘿嘿的笑声晃来晃去。耀卿他们三人心里也有说不出来的快乐,因为再过几天他们就可以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制作的产品了!

  生产队把给“太上老君”的贡品,拿刀剁了将近二十斤送到三哥的厨房让他们改善生活。三哥也没有谦让。

  “三哥,他们送猪肉干什么?”耀卿不知道原因就急忙问。

  “憨子!叫咱们吃的呗!”三哥回答,“每年开始烧窑都有这样的规矩。”

  “哦。”

  “把猪肉给庞家切一块送去,人家还没有开始烧窑,都是咱们村的人。”三哥吩咐耀卿。

  “好!”

  “你今天上午可以到十点就去做饭,让端明替你掂扎子。”

  “好!”耀卿答应着,那么多的猪肉做什么饭啊?

  耀卿把肉切了块送到庞家的厨房,回来后他把剩下的肉拿到小溪里洗了又洗,然后放在竹筛子里端回到厨房。抵开煤火,给锅里添了水就开始切肉。他是第一次切这么多的肉,他想:过春节也没有这么丰盛过,真是劳动能换来一切啊!大概切了四斤,煤火上锅里的水也开了,他迅速把切好的肉放到锅里,煮了有二十分钟左右他又放了盐。煮肉的香气飘满了整个山沟,在那里干活的人都闻到肉香。等锅里的肉熟了以后,耀卿把玉米面一把一把慢慢地撒入锅中,一边撒玉米面一边搅,等到里面的肉和玉米面搅不动的时候,他停止了撤面,盖起锅盖慢慢地用小火在焖。东天池的人称这是“酷肋”。

  吃中午饭了。三哥和端明来到厨房。耀卿给他们每人盛了碗“酷助”,耀卿也端了一碗跑到庞家的场地和庞家的小孩子蹲在土崖的阴凉处。因为是改善生活,三哥有意想让孩子们放松一下。

  庞家做的是蒸红薯,耀卿端的是“酷肋“。耀卿把自己碗里的“酷助”给庞家孩子碗里夹了一块。

  “我做得怎么样?”耀卿问。

  “美得很,好吃着呢!”

  “你说你想回去,如果回去了,怎么能吃到这样美的饭啊!”

  “嘿嘿!不回去啦!要是回去了,现在还得在家喝糊涂哩!”

  耀卿一连吃了三大碗,三哥和端明吃了三大碗,平常晚饭都是吃四五个玉米面馒头,今天他们都是吃了两个。这样的生活过了五天。

  东天池山沟两旁的梯田里,因为天气干早小麦长得像山羊胡子一样,一亩地最多能收四五十斤。野花开得满山遍野,给山沟带了生机。老鹰在空中展翅飞翔,喜鹊喳喳叫个不停。耀卿和三哥他们三人趁老天爷还没有下雨,在收麦前还要大干几天。耀卿在掂扎子时听到喜鹊喳喳的叫声,他想:今天也不知道会有什么好事来到这个荒山沟。因为人们常说:喜鹊叫、好来到啊!

  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东天池生产队的队长领着一个人摸到了荒山沟。因为耀卿在外面干活第一眼就看到是老家的江辉队长,就说:

  “江辉哥,你怎么摸到这里来的?”

  “哈哈哈!你这个小孩子跑到哪里我就会摸到哪里!”

  “嘿嘿!”耀卿笑了笑说:“三哥在作坊正干活哩。”

&随便把做好的圆筒瓦坯放到场地上,整个场地曲曲弯弯放得都是瓦坯筒,排不成排,行不成行,真像“毛草孩子”写的毛草作业一样。他想这样下去怎么能行?今天掂扎子是这个样,如果成为习惯,以后干什么事情都会像这样。因此他在以后掂扎子的时候,细心地把瓦坯筒放在一条直线上,同时横排还要对直。下午瓦坯筒摆满了场地,竖看一条线,横看一条线,斜看也是一条线。收工的时候他站在场地边美美的欣赏自己的“作品”。三哥看见了就对端明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