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铁匠铺的科技创新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对于炼铁,金士心提出几大构想,金不换邀请汉中最有名的铸剑大师欧冶乾参考论证。

  “我们第一个要改善道路,我设计的是‘铁轨道路’,即在夯实平整道路的基础上,在矿山与铁匠铺间设置简易‘轻轨’,在改造小推车的轮子后,照推车尺寸设置并排铁条,铁条间铺排称为‘枕木’的木条,在固定后就可以用小推车轻松运送铁矿了。”金士心的简单“铁路”思路令欧冶乾一下子接受不了,“没关系,我们可以试试两条路那条高效。”

  “第二个就是改圆形高炉为椭圆形高炉。”金士心将图纸放上指点他们什么才是“椭圆形”,“椭圆形炼炉,既增大了炉缸的面积,又能缩短风管和高炉中心区的距离,使得高炉中心能够充分发生作用。”

  听到第二个方案,欧冶乾一下子激动冲向金士心:“太妙了,老夫炼铁三十三年,苦思不得,少爷您如何想到的,《吴越春秋》记载干将用五岭之铁矿和木炭,以300童男童女,不分昼夜,烧火鼓风。整整三个月后才熔融铁矿,当时就是因为不能充分作用,达不到最高温度,所以效率低下,一鼓高炉炼铁两百斤就破损报废了。直到两百年前,在炼铜高炉的基础上,大幅度改良,才能达到日炼十斤铁,一鼓达到一千斤。照这个椭,椭圆形设计,炉径扩大一倍,充分作用下,日产一百斤没有问题,同时延长了高炉寿命,估计一鼓可达万斤啊!”

  金士心想,这还是粗糙设计,在他现代考古中发现,椭圆形高炉炉体高4.5米,为椭圆形,这种炉体结构能克服风力吹不到中心的困难。高炉下部的炉墙向外倾斜,形成62度的炉腹角,从而使边缘的炉料与煤气能够有相当充分的接触。全炉可能有4个风口,用4个皮风囊鼓风。这座高炉的容积约44立方米,日产量约0.5吨到1吨。

  “第三,我还对高炉做了小改动,可超过原来的一千二百度,额,就是白色火焰,在我这设计的‘风箱’鼓风下,可使高炉超过一千三百度,额,就是蓝色火焰。”金士心说着就将风箱的设计图展开来。

  金士心说;”这是一种双动式活塞风箱,双动式活塞风箱整体为一个矩型的木箱,箱内用一个隔板又分为两层,上层内装有活塞,活塞与拉杆相连而且又和风箱外的拉手相接,在活塞与隔板相接的地方,有一些羽毛,这样可以防止空气溢出。下面一层是风道,隔板的两端有两个风口,箱两端各有一个进风孔,口上装有一个活瓣,活瓣可使空气只朝一个方向流动。使用这种风箱的时候,只要把风箱上的拉杆一拉一推,即可使空气往复运动。这样炉中的焰火在风的吹动下就会越烧越旺。”

  “额,什么活塞,什么矩型?这我实在听不懂,这图纸我也一下子看不懂啊!老夫做不到啊!”这位铸剑大师,在这么多新鲜事物面前不知所措,匪夷所思的设计宛若天马行空般,他只有膜拜的份,无法领会。

  金士心只好一一解释。

  “第四,这是我取得的‘石炭’”金士心拿出一块“煤炭”,考古记载,魏晋时期称煤炭为“石炭”,“这东西不但能完全取代木炭,而且能更能提高温度,实现高效炼铁。而且以后就不需要考虑伐木烧木炭了,这样省了大量砍伐的拉手相接,在活塞与隔板相接的地方,有一些羽毛,这样可以防止空气溢出。下面一层是风道,隔板的两端有两个风口,箱两端各有一个进风孔,口上装有一个活瓣,活瓣可使空气只朝一个方向流动。使用这种风箱的时候,只要把风箱上的拉杆一拉一推,即可使空气往复运动。这样炉中的焰火在风的吹动下就会越烧越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