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宁五方不知怎么回话,着急的看着萧何日,萧何日并不说话,李子风瞥了一眼,继续又道:“长江九县,我岭南两个县被水淹,四十万百姓无家可归,稍稍安置不好便是四十万的流民!宁公公想一下四十万人是何概念?太祖三千人起义夺得天下,这四十万足以吃了大夏!你们做奴婢的,不为天家着想,只顾着陛下脸面,将陛下,将大夏往死路上推,你们这是想要了陛下的性命,想要了我大夏的国运!大堤被毁,工部尚书何茂文在查,宁公公可知何大人查到哪里了?河道监管王和源王公公,可就在大狱里押着呢!他们做的那件事不是掣肘陛下?我不查,王公公的事就不牵扯宫里了?还有沿海四省,今年被毁了一半的船只,宁公公可知徐汝臻徐大人?正在沿海四省收着船税呢!毁了一半的船,还去收船税?我看是怕二皇子在沿海四省查到了什么!这一桩桩这一件件,宁公公觉得杀了一个霍老板就可以了?”

  “侯爷说的不错,陛下真正的用意想必侯爷也已经明白。既然侯爷不肯回京,那便只有奴婢回京复旨了。宁五方咱也带回去,再有其他说辞,就交给陛下处置,咱也是做奴婢的,事情做不了主,拿主意的还得是想侯爷这样的人。侯爷想要的人就在野猪岭上,人没死,绑着呢。”萧何日起身说道,朝李子风行了礼,吩咐随从将宁五方押了下去。

  “子风抗旨不尊,朝中势必有不少弹劾,大监回京,还请多照顾陛下,不可为了这些置气。事情很快就完了,二皇子也在查,劳烦大监了。”李子风起身亦是行礼说道,萧何日点了点头也道了声劳烦了。

  李子风是抗旨留在岭南的,京都官员定会弹劾李家拥兵自重,这才是最重要的,隆庆帝要抗住朝中百官的弹劾,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萧何日回京后,第三日便传来何茂文死在回京路上的事。李子风知道,陛下也动手了,何茂文的死,是对京都百官的一个警告,明眼的人都能看出何茂文的死不简单。偏偏在京都百官弹劾李家的时候死在回京的路上,京都外出办事的官员,都人心惶惶。

  死了一个工部尚书,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去年死了个中书侍郎,今年死了个工部尚书,大理寺总该要查,死的是京官,还是大官。大理寺卿钱文升忙得焦头烂额,中书侍郎的事还未查清,又死了一个工部尚书,一年死一个京官,这大理寺也不好受。

  萧瑟在合浦郡查到王家,是吏部尚书洪承绶小妾的娘家。孙承辉仗着王家的关系,连合浦郡守都不放在眼里,果真是应了那句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个账房先生也敢称户部拿捏着一个郡守大人,更将粮仓的钥匙捏在手里,这是犯了大忌,萧瑟要杀鸡儆猴了,这个王家不能留。

  锦衣卫办事,事情严重有先斩后奏的权力,萧瑟让沈千户抓人,不到三天,孙家王家的人包括邻里都审了一遍。案件牵连之大,牵扯到京都户部,吏部尚书洪承绶。萧瑟拿着粮仓钥匙,不顾阻拦,开了合浦郡的粮仓,账册明确记有合浦郡这两年供存余粮一十六万石,但是六十几个粮仓中存粮不到三万石,萧瑟惊恐之余,想起这几日巡查的地方,如果这些地方也是如此,若是两广到了灾年,恐怕这些粮熬不过一个月,届时流民一多,两广激起民愤,就是造反起义了!

  “沈千户,即刻八百里加急!把事情统统上报!押着两广总督一起上路!日夜兼程一定要赶着去京都!”萧瑟喝道,郭昶坤看着六十几个空仓,已经心灰意冷,自己身为两广总督,管辖的地方出了那么大的老鼠,自己一点不知。沈千户正要拿人,郭昶坤出声道:“不劳烦千户了,卑职想与殿下单独说几句话,可否行个方便。”

  沈千户看了看萧瑟,后者点了点头,示意他先下去。

  “郭总督有话?”萧瑟问道,郭昶坤说道:“殿下英明,罪员身为封疆大吏,不能替大夏看好一方百姓,罪有应得。两广地方官上下着手欺上瞒下,朝廷派殿下彻查,罪员该是头一次见殿下就说实话,只是兹事体大,罪员担当不起。罪员自上任第三年来,便觉得各地粮仓有问题,便一步一步查来,如同殿下一样,查到广西,便觉得不对。自隆庆二十年,两广每年至少向北方和岭南运粮二十万石以上。这些粮不是赈灾亦不是军需,而是有人倒卖粮仓余粮!所卖之钱财,多运往京都与河南,罪员想深究,但是一家老小都在那些人的刀下,至此罪员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做他们的,罪员劝阻无用,上疏无用,封疆大吏无召不得回京,罪员等了快十年了,才能见殿下。中书省梁大人是罪员恩师,门下省黄大人与我有多年书信来往,此二人在罪员任职两广总督以来,是唯一没有伸手到两广的两个人,殿下,兹事体大,前路难行,珍重。”

  郭昶坤不是傻子,这些事他都知道,萧瑟一开始以为他是被蒙在鼓里的,现在看来是他自己选择被蒙鼓里。一家老小都在那些人手上,生死都被别人握着,谁又能做到义无反顾?

  “照郭大人所言,两广每年至少不见粮食道,陛下也动手了,何茂文的死,是对京都百官的一个警告,明眼的人都能看出何茂文的死不简单。偏偏在京都百官弹劾李家的时候死在回京的路上,京都外出办事的官员,都人心惶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