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整个京都我们翻了个遍,都找不到钱文升。如今看来,此人是深藏不露啊。二殿下也可以让唐公子回去了,总跟在你身边也不像话。”李子风盯着萧瑟说道,萧瑟一愣,问道:“唐青山生死未卜,唐鸠回去的话若是遭遇不测,如何是好?”

  “哦?二皇子是舍不得唐公子了?”李子风脸色阴沉,萧瑟急道:“没有没有,我这就让他回去。”言罢就往外走去,李子风在后面说道:“告诉唐公子,这段时间唐府就不要接见任何人了,让他在家好好候着,他爹没事。”

  萧瑟已经明白李子风的意思了,既然钱文升还活着,且还在京都那就说明是陛下在护着他,他在京都做这些事恐怕还是陛下的意思。那同样消失的唐青山,想必也在陛下的计划之中。

  “两位叔伯风尘仆仆,先休息一下,小侄儿先处理公务再来好好招待两位叔伯。”李子风朝二人行礼致歉,遂差人领着二人去客房休息。又差人将陈宏瑞与郭昶坤叫了过来。两人见到李子风行礼坐下,上次三人促膝长谈,李子风稍稍了解了沿海四省的事,但是岭南还有一件事他弄不明白,便是周安说的之前运火药的那些,如果是宫中的太监,陛下绝不会容忍得了,但是宫中到现在都没传来什么消息,李子风也捉摸不定,直到适才萧瑟说了钱文升的事,李子风这才想到,钱文升若想藏在宫中必定是化成太监,想到此处,周安说的那些人或许也是乔装的太监也说不定,这才叫陈、郭二人前来详谈。

  沿海的事,最主要的就是那份奏疏,为何陈宏瑞要提出改稻为桑的政策是谁在背后操纵?

  但是陈宏瑞到现在都不肯张嘴说这件事,想来这后面的人背景不小。

  “陈大人,闽浙今年秋月中旬,你上了一道疏,请旨改稻为桑的政策,这事到如今已经石沉大海,不知陈大人可知道这份奏疏在谁的手中?”陈宏瑞郭昶坤虽然不是封疆大吏了,但是李子风还是习惯管称这两人为大人。

  改稻为桑的政策,伤及闽浙的根本,即便是隆庆帝也不敢轻易去做,但是陈宏瑞却在闽浙遭遇风雨之灾后将此事提了上去。按陈宏瑞的性格,是绝对不会做出这样的事的。按照李子风这段时间对陈宏瑞的了解,这个人在权衡利弊面前,是两害取其轻,是个避重就轻的人。

  “改稻为桑,是陈大人提出来了,我想问问若是三省同意实施这个政策,陈大人要怎么去说服浙江临安那些世世代代以耕种为生的百姓?陈大人可想过改稻为桑的后果?”李子风问道,陈宏瑞端坐在椅子上,不知要如何去回李子风的话。改稻为桑,轻则浙江临安县的百姓流离失所,重则整个闽浙将饿殍遍野。

  “你可有想过,如果真要强制闽浙改稻为桑,那些不愿意的百姓你要怎么安置?粮食亩产数百斤能充饥果腹,你的桑树可以么?真要改稻为桑不出三载,闽浙必然有造势者举旗,不说会不会饿殍遍野,但是你可知道江南的重?那份奏疏是不是在洪武手上?”李子风盯着他问道。

  这也是李子猜的而已,只有这份奏疏在洪武手上,隆庆帝才不敢去动洪武。这份折子是隆庆帝自己交到洪武手上的,起先也只是想看看三省这三位老东西的要做什么行动,谁知洪武竟然敢按下了折子,隆庆帝就算是想查后面的人要是没有这份折子他也查不下去。奏疏里写着陈宏瑞跟哪些官员谈过改稻为桑的人还有哪些是支持这件事的人陈宏瑞都一一提了一笔,所以隆庆帝这才急着想要拿回折子,但是折子偏偏又在洪武手上,隆庆帝想拿也要想一些好借口才行。

  “江南弊处所在,不在折子上。小侯爷,闽浙的农田只要我上的那份折子在洪大人手上就算是保住了,只要保住了,何必纠结于此?洪大人没有参与到此事之中,改稻为桑的事不是他的初衷。也没人逼我上这道折子,是我自己要上的。我也告诉过你,二皇子在闽浙的时候,他们确实派了两个人来,只不过是太傅门上的两只走狗罢了,不成气候。想必现在已经成了两具尸骨了。为今之计,是尽快查清岭南之事,沿海四省的港口码头还等着小侯爷去办呢。”陈宏瑞回答道,这其中的利害,从他上任闽浙总督以来,到现在他都没有弄清楚这上头的人是谁,或者说至始至终他都只是一个闽浙总督,上面的事他不知道,下边的事也多多少少都被蒙在鼓里。

  “不错,说的不错。还是小看你了,一份奏疏就保全了洪武。你知道这份奏疏无论交到谁手中,最后都会交到洪武的手里,只要洪武捏着这份折子陛下就不会对他动手,你这是给了你恩师一个免死金牌啊,大夏自开国以来历代先皇都不曾赏过什么免死金牌,倒是你好大的胆子,待行天家之权?洪武靠你这份折子能保得了多久?如今满朝上下,跟洪武沾上关系的都想着怎么开始自保了,门下省黄门春的大门都被踏烂了,都想着怎么撇清跟洪武的关系。你自封疆以来就少有与他联系,为何要在这个时候偏偏是你给他伸了手?若让陛下知道你那份奏疏的作用,你猜陛下会怎样?”李子风说罢,看了看一边的郭昶坤,这两个人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郭昶坤在两广被抓时,就这么简单的一跪,不仅保住了性命,就连两广的烂摊子也丢到了萧瑟的肩膀上,两个封疆大吏,再这样的局面下还能安然无事的在这个位置上坐了十几二十年,足可见两人的道法高深莫测。

  “你是梁茂卿的得意门生,与门下省的黄门春也有几分交情,沿海四省的事你装疯卖傻躲了十几年,如今陈大人一份奏风雨之灾后将此事提了上去。按陈宏瑞的性格,是绝对不会做出这样的事的。按照李子风这段时间对陈宏瑞的了解,这个人在权衡利弊面前,是两害取其轻,是个避重就轻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