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萧何年行礼应了声是。

  “何从这段时间在做什么?”隆庆帝忽然问道萧何从,萧何从不管江南的事,对江南这次李子风南下的事是一无所知,也没想到隆庆帝会问他。

  萧何从急上前行礼,想了想才说道:“老奴对江南的事知道的少,文信侯南下的事老奴的河道监管衙门也帮不上什么忙。但是这段日子老奴也没闲着,前些日子老奴找到了消失的江南河道衙门的王和源,正想着要不要先审了再交给陛下还是交给陛下来审。”

  隆庆帝一愣,这事儿过了那么久萧何从又提,这王和源自从东窗事发就不见了踪影,十有八九是被萧何从藏起来的,现在又将人拉出来,打的什么主意隆庆帝一时之间竟摸不透这个萧何从了。

  “这些事儿就交由你们司礼监去办吧,自己的手下自己看着办,问朕朕也没法子管得了那么多,问出什么了再报给朕便是了。”隆庆帝摆了摆手,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

  “江南的事就议到这里吧,再说说北阳的事吧。你们几个都是朝中的老臣了,各个都身居高位,也该为朕分担分担一些事儿。不要总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这大夏的百姓都仰头看着你们,手下不知道多少人也等着你们吃饭的。事不好办朕也知道,但是也不能不办了吧。是吧黄老?”隆庆帝提了一句黄门春,暗指他年前撂担子回乡养病,撒手不顾的事。

  黄门春回过神来,说道:“陛下说的是。老臣这些天来,招揽不少门客,都是些才疏学浅之辈,能用者屈指可数寥寥数人罢了。老臣想着明年开春是三年一届的科举,可否向吏部尚书梁大人这边讨个主考官的职位,也去看看这些年轻人。人老了,也不知道有几年好活了,这几年越发是心有余力不足矣,趁着还能走动走动,也去感受下年轻人的朝气蓬勃。不知徐大人今年这主考官的位置,能否让老夫也过过瘾啊。”黄门春朝徐汝臻问道,徐汝臻急站起来,朝他抱拳行礼,又看了看陛下与洪武,二人低眉,不顾徐汝臻,徐汝臻这才支吾道:“黄老是先帝老师,这主考官也不知当了几回,早已经对科举的事滚瓜烂熟,晚辈也想请黄老多指教指教,只是碍于面子一直未敢请教黄老。如今黄老愿意来当这个主考官,晚辈是欣喜万分欣喜万分啊。只是不知道陛下的意思。”说罢朝隆庆帝行礼,弯着腰不敢去看洪武。

  隆庆帝哦了一声,屁股稍稍挪了一下,说道:“既然黄老有这份兴趣,今年就去科举现场当个主考吧,还望黄老能给朕多挑几个大才。”

  “老臣谢陛下圣恩。”黄门春行礼说道,徐汝臻悄悄看了一眼洪武,发现洪武并没有什么表情,这才偷偷抹了一把汗。黄门春这是直接抢主考官的位置,硬是将太子党的权利夺了过来。

  “再说北阳的事。老臣以为,此次司马清风既然是北阳丢掉的棋子,这个司马老儿也是一心赴死,想必我们不会审出什么有用的东西,何不放虎归山,让他回去北阳?”黄门春又道。

  隆庆帝摆了摆手,在朝上的时候他也不是没有想过这个法子,但是你在朝上那样驳了人家,再放司马清风回去恐怕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效果。“司马清风朕既然交给了镇北侯就由他去处置。如今再张口向镇北侯要人朕是开不了这个口,你们面子大,你们敢开这个口朕可不敢。北阳捉了老侯爷,朕把司马清风交给侯府也算是个交代了。”隆庆帝想了想又问洪武:“洪老兼着户部的差事,朕想知道如果北阳司马清风真是来送死的,那么后面势必会有一场大战少则三两年多则七八户部能支撑几年?”

  “如果今年年底文信侯打通海路,丝绸瓷器等就能远销国外,那么物资军饷我们就不用愁。空船沿途回国的路上,我们可在诸国采购粮食,那么我们的军饷也不用那么愁。户部每年的收支大抵可以支撑宫里以及应对各地的措施不是太难的事,但是如果出现与今年岭南一样大的天灾的话,恐怕有些吃力。老臣以为如果我们每个省的预备粮存储再加大一些的话,与北阳的战打个十年八年的不成问题。只是有些地方吃饱都成问题,要是冒然加大粮食储备量,恐怕生出民变。就算江南每年粮食产量能养活六个省,恐怕有些地方也力不从心。如果北阳真要打持久战的话,明年开春我们就要扩大耕种面积,且像陕甘宁这样的地区,我们也要适当的去改善地区种植物,以获取更大的产量才能自给自足,江南的粮食就能剩下一些以供军需。工部这边也要适当减少开支,避免过多的浪费。礼部也可以适当减少用度,避免铺张浪费也能为国库增加一些收入,如此一来大夏就要人人节俭了。这是一场硬仗,陛下真要打?”洪武知道战争的损失对大夏远不止这些,战争就会失去更多的土地失去更多的人民还有更多的钱财。即便打下来的城池,没有一年半载也难以恢复。这持久战打的是一个国家的储备打的是一个国家的消耗能力。北阳这么多年不敢打持久战就是因为北阳地处北地,天寒之时远远久过大夏,粮食一年一收,国家储备比不上大夏才不敢打持久战。但是现在看来,北阳这是要拼国力了。

  “确实如此。国库入不敷出,户部每年节省的一丁半点不足以补足大夏的军费。既然要人人节俭,便从朕与朕的后宫开始吧。从今日起,后宫用度减半,从朕的内务拨出,宫中一些人也适当减少些吧。工部的费用,能节俭到什么程度?林大人刚上任,有什么意见可以提一下。”

  林中良是今年刚上任的工部尚书,从何茂文手中接下工部的位置便被隆庆帝派去了岭南,一趟岭南回来后性情大变,人晒黑了几分但是心却明亮了许多。回京之后积极为灾区筹备物资,不顾艰险由下了一趟江南。

  “微臣两下岭南,两个灾县的大堤年前可以投入使用了,下来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