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蜡丸第3/4段
不过,既然皇帝会让老郡王下山,说不定真有效果,只待明日即可知道了。
当日阿琅并未在皇后宫中留宿,既然要成婚,那就要在靖安侯府出嫁。
平时她都住在明家,虽靖安侯府的下人也是成群,总还要回去看看。
是以进宫前,她就和明老夫人说过,今日回靖安侯府。
原先服侍靖安侯夫妇的下人阿琅能找回的,也都找了回来。
府中的人手换了许多,见着阿琅回来了,管家张伯有些意外,随后泪光闪烁,
“郡主,你的屋子老奴日日让人打扫,被褥之类的,也是常换常新的。”
阿琅静默了下,知道自己确实有些疏忽了这边,
“一直到成亲前,我都在府里住着呢,阿照他如今都住哪个院子,书院那边也是十日一休,他都回府过吗?”
说着,她进了靖安侯夫妇从前的院子,径直朝书房走去。
今日老郡王给的那些书信,还是放在书房,和父亲其他的东西放在一处才好。
见她进了书房,张伯立刻定住脚步,只在门外站着,回话,
“三少爷十日一回,很是规矩,家中的各处,他回来后也会时时查看,比往年要好上许多。”
张伯叹气道,“若是老爷知道了,定然很是欣慰。”
从前靖安侯就想着将顾瑞照教导成才,好承袭顾家的家业。
阿琅将老郡王给的书信仿佛抽屉匣子,
“他能够醒悟过来就很好,就让他从杂事开始处理。”
靖安侯的书房其实早就被从前顾老夫人整理的很好。
书册之类的都放在原处,各大抽屉暗格,许多东西都被清理了。
阿琅坐在书案前,对外头的张伯说道,
“府里该如何就如何,该安排巡视的,还是要安排起来,到底府里还是有许多女眷的。”
张伯道,“郡主放心,里外共三班,共六十日,全是精勇之士,子时换一班,寅时换一班。”
“这是从前老爷和夫人在世时就定下的,军中也常用这样轮值。”
“我们不敢松懈。”
阿琅点头,“张伯,你管理家中杂事,也很累,你就不要在门外守着了,回去歇一歇。”
“老奴还要去打点一下各府送来道贺的贺礼,郡主有事让青柠姑娘去唤老奴。”
说着,微微躬身,就退了出去。
阿琅把老郡王给的那几封信又拿了出来,放在桌上,准备一封封的看过来。
她也想要了解一下父亲,那样风华无双的人,到底是怎样的。
屋子里书架很多,按理说靖安侯算是个武将,倒没想到书架上出去兵书,杂书也很多。
她将杂乱处重新归类,立在房中环首四顾,偌大一间书房,除去满书架的六韬三略,唯一可以称得上消遣之物的。
竟然是挂在墙上的一把胡琴了。
想来应该是时时擦拭,琴身并没有积灰。
阿琅拨了拨弦,泠然音调从指尖泻出,她听着这曲乐,想起那个自诩和顾衡是好友的书生,觉得有些膈应。
她抱着琴又走回书案,将琴放在一边,摊开老郡王给的那些信,一一展开。
果然,和老郡王说的那样,父亲对于母亲有孕,当真是欣喜至极,对此展开了许多的想象。
他甚至做了许多的木玩具,就等着妻子诞下娇儿,予她玩耍。
不知男孩还是女孩,他不仅仅做了男儿喜欢的刀枪剑戟,也做了一些女孩才会喜欢的。
字里行间,阿琅能够想象,当时那样一个英武的男子,小心翼翼地雕刻着玩具,该是何等的画面。
阿琅忍不住抬头,使命的眨巴着眼睛,不让那些晶莹滚落。
好半晌,她继续往下拆,上头写着,
“自军中一别……”
出宫时已经是华灯初上,回到侯府,花了些功夫,这会已经是更深夜阑,书房里分外安静,她堪堪读了一行,外头忽然传来一声尖利的叫声。
阿琅捏着信,寒毛一竖,将信放回之前的匣子,再放回暗格。
起身时,手不知怎么,扫到刚刚放置在桌案上的胡琴,胡琴‘砰’的一声掉落在地上。
琴声先掉落在地上,发出的声音很沉闷,裂开。
阿琅见状,心头懊恼,早知刚刚就不该将东西取下来,若是还挂在墙上无论如何都不会摔坏了。
心头更是对靖安侯夫妇感到抱歉,能挂在书案时时看到的地方,那想必很是喜欢的。
现下竟把东西给摔坏了……
她弯腰欲将胡琴捡起来,手才刚碰到琴弦,就发现摔裂的地方,竟有些不同寻常。
阿琅诧异到极点,蹲身,那东西竟然是从摔裂的地方掉落出来的。
一个小小的蜡丸包裹着。
外头那尖利的叫声又传来一声,阿琅将胡琴放在书案上,蜡丸也没捏碎,而是扔到边上一个放置画轴鸡毛掸子之类的大花瓶里。
随后快步走到门前,贴着门低低唤了声,
“青柠?”
无人应答。
阿琅立刻警觉起来,她摸了摸腰间的软剑,小心翼翼推开门。
三月的天,夜晚还是冰凉一片,天地一片孤冷,月亮伶仃地挂在天空,昏惨惨的月光落在庭院里。
阿琅站在廊下凝神听了挺,隐约可听见刀剑和甲片相撞的声音。
是有贼人前来侵扰?
青柠在何处?
刚刚她离开时没有半点动静。
她低声唤,“青柠?”
依旧无人响应。
阿琅觉得奇怪,没有她的吩咐,青柠向来是不会离她太远的。
更不会悄无声息的离开去做别的事情。
&em你就不要在门外守着了,回去歇一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