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胡伏虎出任中军副将。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崇祯十二年十一月,匪号“兴世王”的王国宁率众千人前来投降,杨嗣昌于襄阳受降,将其妻子安置于樊城。杨嗣昌上任以后,连败张献忠等起义军,官军一时声势大振。张献忠在兴安又被左良玉打得鼻青脸肿。在川陕交界的兴安、平利一带左良玉官军与张献忠遭遇。农民军受挫严重,张献忠妻妾被捕,16位农民军首要人物被害。为了进一步笼络官军将士人心,杨嗣昌上表保奏左良玉为平贼将军。崇祯十三年(1640年)初,督师杨嗣昌荐左良玉有“大将之才,兵亦可用”,拜为“平贼”将军。可以说左总兵对此应该是心怀感激的。杨嗣昌虽拜左良玉为“平贼”将军,但总觉得此人傲不可用。除明里督促约束左良玉外,又暗许陕西总兵贺人龙不久可取代左良玉的“平贼”将军职衔。张献忠在兴安被左良玉打得鼻青脸肿后,再次要求投降。杨嗣昌好歹明白了一回,不许,但招降了其党羽“托天王”常国安、“金驰鹏”刘希原。

  张献忠在湖北无法立足,败走四川,“平贼”将军、总兵官左良玉率部尾随追击。这时杨嗣昌忽然下令左良玉停止追击即刻回兵。左将军竟然不听命令。崇祯十三年二月七日,左良玉所部合同陕西总兵贺人龙、副将李国奇二部于玛瑙山夹击张献忠,大获全胜。玛瑙山一战,官军阵斩贼寇三千六百二十级,其中包括贼首“扫地王”曹威,贼兵坠崖死者无数,“十反王”杨友贤投降。玛瑙山一战,贺人龙战功实际大于左良玉。只是因为左良玉比贺人龙官大,杨督师的报捷奏折一不小心把左列在了贺前面。左成了第一功臣,贺反倒成了第二。如此一来,屡屡不听杨督师帅令的左良玉,不但“平贼”将军官位稳稳地保住了,还得到朝廷的大量赏赐。

  当月,崇祯皇帝念及杨嗣昌出师劳苦发饷银一万两劳军,另赐其本人斗牛衣、良马、金鞍各二套。颁赐使者尚未出京城,玛瑙山大捷的捷报便飞骑进京,龙颜大悦,再赐五万两白银,杨嗣昌叙功加太子少保衔。之后是明军一连串的胜利,最终的结果是,张献忠入川,罗汝才、小秦王东奔,一分为二。但在连战连捷的同时,明军的情况其实也并不乐观。北京兵、陕西兵、湖北兵皆因久居山谷堵截流寇,时值盛夏酷暑毒瘴熏灼,夜间逃亡的很多。明面上已经反了的流寇或降或死或散或亡。可又是大旱,又是颗粒无收,又是赤地千里,自然也就“人相食”,群盗蜂起遍地狼烟。大明帝国的臣民在饥饿的威胁和吏胥的追逼下,为残存的起义力量李自成、张献忠之辈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兵员储备。

  阁部杨嗣昌督师襄阳一年时间小有成就——起义军著名首领混世王、小秦王相继投降。但杨的大错业也已埋下伏笔——罗汝才、张献忠再度入川并合兵攻陷四川荣昌、永川、泸州。此次流寇入川,明军剿匪诸将竟然无一敢于迎击,杨嗣昌尽自屡下严令也毫无效果。无奈之下他移师重庆亲自督剿,又是故技重施,只不过较之早先稍微高明了那么一点——下令宽赦罗汝才并且如其投降则授予官位,剿匪只针对张献忠,有擒斩张献忠者赏万金、封侯爵(这应该是请旨了的,他本人没有这个权力)。第二天,杨督师惊讶地发现重庆的大街小巷官衙乡野都贴满了张献忠的告示,“有斩督师献者,赉白金三钱”,杨嗣昌大怒,急令各部官军进剿。但是,左良玉拒不执行命令,贺人龙也推三阻四。

  贺总兵不听话是有原因的:开始时,杨督师上表封左良玉为平贼将军后左总兵开始摆架子不听话了,杨督师便希望提拔贺人龙以压制、平衡左良玉,可能也把这个意思跟贺总兵透了风,但左良玉玛瑙山大破流寇后压左提贺的计划自然也就吹了。这样一来白白被吊起老高胃口的贺总兵自然不爽了,便把杨督师的话原封不动地端给了左总兵,俩人通了个气儿。结果就是杨嗣昌被毫无悬念地晾了起来,谁也指挥不动了。左良玉对杨嗣昌怀恨在心,在以后的川陕之战中,杨嗣昌命令左良玉堵截农民军,左良玉袖手旁观。杨嗣昌九檄左良玉,左良玉仍置之不理。杨嗣昌调派贺人龙,亦三檄不至。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