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常德暴风雨前的安宁。第1/1段
杨嗣昌不到二年时间,由兵部尚书升任东阁大学士,又由东阁大学士出任钦差大臣,都督六省兵马。从此,杨嗣昌成为常德府有史以来走出的最高级别的官员,且大红大紫,正手握六省兵权,驻节襄阳。常德柳家陈家龙家杨家四大家族联络有亲,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此时,杨府门庭若市。一天到晚,到常德武陵杨府来攀亲问好的人络绎不绝。这些上门捧场的人,从荣王、荣王世子、知府、知县、亲家,到一般士绅,形形色色,应有尽有。
那常德武陵胡氏族长胡伯隆,以前做过知府。现在他的儿子胡伏虎作为杨阁部督师大人的侍卫队长、亲兵统领,已提升为督师行辕中军副将。副将这个武官的级别大体与文官知府的级别相当,已经迈入高级官员的行列。所以,胡副将在家乡武陵县的示范带头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尽管胡伏虎不贪财,有了什么赏晹赐都分给了部下。可是胡把自己的薪饷的一半按月都寄回了家。这样,薪饷累积下来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胡族长有了一个当副将的儿子,外出办什么事情顺当了不少。很少有人不给胡族长面子的。
常德府武陵县远近的年轻后生们,也想像胡伏虎那样投军立功,光耀门楣。于是,一批又一批武陵县的后生去襄阳杨大人处投军。杨大人对来者一律招收,先安排在新兵营中训练历练。发现有优秀的,有立功的,立即培养重用提拔。
杨大人又给武陵大文士、举人胡统虞来了一封信,希望他能到襄阳大本营来参谋军事协理文书。这几年,胡统虞家本只有几百亩薄田收取租谷,教书进项也少,开家中六七个人要开支。故胡手头很拮据,外出也雇不起小轿,经常是步行出入。胡统虞虽然家底不殷实,但其专心于教育与科举文章,文名却是越来越大。此次,胡统虞回信婉拒了杨大人的邀请。胡母问:“这是一个难得的投军报国立功的机会,旁人求之不得。我儿何故不往?”胡举人回答:“投笔从戎本是好事。但舞刀弄枪打打杀杀原非我所长。此处不能带队杀敌,必是做军营参谋文书。孩儿功名尚浅,对军事又冇通晓,恐坐误军机,反牵累了杨大人。吾愿学孔圣人投身教育,教化弟子之路。如此,庶几有所教益。”
现在时局动荡,很多地方在打仗。常德府和武陵县根据朝廷诏令,办起了团练。因为胡家和杨家在地方有很高声望,众绅士和知府知县推请胡伯隆主持常德府团练工作,推请杨嗣昌之长子山松主持武陵县的团练工作。胡伯隆和杨山松还真的有模有样的干了起来。有时,他们还请胡举人等士绅参观一下他们的团丁训练情况。
先前,杨大人奏请加修常德府城,皇帝诏准。此项工程在常德知府主持下,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三年工竣,撤旧易新,极其壮固。城墙的城砖还有镌字,上书“杨相公重建鼎城,上不费国,下不病民,三年告成,士民感恩。明崇祯十三年造完敬勒。”
这时,常德士绅见杨大人身高爵显,屡建功勋,造福百姓,遂自发捐资要专替杨大人建一个功德牌坊。众人提请常德知府和武陵知县批准此事。官府为慎重起见,托胡族长胡举人杨山松向杨阁部修书一封,禀告此事。
这时,杨嗣昌督师进军,驻节重庆。听说常德衙门正准备为他修一座功德牌坊,他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真的感谢家乡父老乡亲的深情原意。他想到了家乡的沅江和武陵县城堤防。每年初夏,山洪暴发,沅江水位高涨,往往快平堤岸。武陵县城的笔架城前石柜(俗称矶头)是元代哈珊所建,现已年久失修。沅江在这里正好有两个大弯,大水方向直冲县城。若矶头不整修,大堤被洪水冲击,县城至为危险。
杨大人想到这里,有了主张。他立即给常德官员写了一封信《与常德道府厅县》。信中说:“偶思建坊一事,深恐为地方累。而适值此时,尤有如许不便,祈老公祖断而止之。即移其财力建二石柜:一于固腰堤,即江楼之上;一于花猫堤,即桃园之上。二柜成,而千万年无水患,是老公祖千万年不朽之功德,而治昌亦与有荣,胜于建坊多矣。”在杨嗣昌心里,防洪设施关乎民生,比一座牌坊重要得多。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在家乡人民心里立下了一座牌坊。不久,二石柜建好,沅江安澜,武陵安稳。皇上闻知此事,大受感动,拔朝廷库银给杨大人建了一座牌坊,即黄阁丝纶坊。
这两年,江南广大地区,政通人和,还过着比较稳定的生活。而中原地区连年灾荒、战乱,老百姓无法正常生活下去。现在,河南更是遭受着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旱灾。中原地区将迎来新一轮的更猛烈的烽火狼烟。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