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郑成功立志抗清。第2/2段
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郑成功回到福建南安,跟随父亲郑芝龙开始了新生活。对这个亏欠了六年父爱的儿子,郑芝龙还是很疼爱的,但是郑家的许多长辈不喜欢郑成功。郑芝龙有弟三人:郑芝虎、郑鸿逵、郑芝豹。只有郑成功四叔郑鸿逵是赏识他的人,断定这孩子将来必大有作为,是郑家日后的“千里驹”。这个郑鸿逵不是一般人,在郑芝龙的同辈弟兄里,别人也就练个武打个仗,他不但能打,肚子里更有墨水,曾经在崇祯十三年中过武进士,成为明王朝的锦衣卫指挥使和瓜洲仪真镇江水师的重要将领。
郑芝龙把儿子从日本接回来,已不叫原先的名“福松”,而是改叫“郑森”。郑芝龙希望儿子走正规的科举仕途,金榜题名光耀门庭,对儿子的教育,郑芝龙自然不敢马虎,为他请了南安当地最好的老师。郑成功最喜欢读的是《春秋》和《孙子兵法》,到八岁就能背四书五经,十岁就能写八股文,武功练得好,兵书也读得多。十五岁,郑成功中了秀才,成为福建南安二十名“廪膳生”之一。所谓“廪膳生”,就是明朝享受“国家财政津贴”的秀才。
十七岁那年,郑成功娶了泉州董家的女儿董酉姑。这个董家不一般,新娘的父亲董飏先做过明王朝的礼部侍郎,在当时以刚直不阿著称。知书达理、外柔内刚的董酉姑,在日后几的风风雨雨中,以其沉稳精细、坚韧果敢,成为丈夫生活中沉默的支撑,一生事业里重要的助手。婚后第二年,郑成功就有了儿子,即后来继承他的事业、扎根台湾的郑经。到了郑成功婚后第三年的时候,他以福建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南京国子监,成为了一名监生。于是二十岁的郑成功收拾行李,告别了父亲与妻儿,还有他生活了十三年的福建南安,走入了南京国子监,走近了他的老师钱谦益。
在南京的郑成功跟随钱谦益系统学习的,基本是传统儒家的经典思想。因他天资聪颖,对各类学问的理解,总比别的学生快得多。而且他还很胆大,别人都死记硬背,他却喜欢勤于思考,经常举一反三不说,还和钱谦益发生过多次辩论。郑成功自己的诗文里曾经记录过,他曾在钱谦益位于苏州常熟虞山的家中,与钱谦益就儒家思想中的某些教条,展开逐一的辩论。
钱谦益对郑成功这个聪颖、刚毅、勇敢的青年,他日必为英杰人物。因此,他做主给郑成功取了字——大木。木者,国家栋梁之才也。而对郑成功来说,得到的就不仅仅是个字了。身为“东林党”的大佬,钱谦益本身就是很有政治热情的,晚明最后几年时局的艰危,国家的内忧外患,无不牵动他的忧心,郑氏家族扬威东南的武功,少年郑成功的勃勃英气,也同样成了他心中挽救朝局的希望。
钱公教郑成功最多的,除了儒家的学问典籍外,更多的是儒家传统的君臣之道、忠义思想。钱公经常为他讲述当年东林党人不惧强权,勇斗阉党宦官,以身报国的事迹。也因钱谦益的缘故,郑成功在南京交往最多的,是当时明朝“东林”和“复社”这些清流团体的人物。这些人物多以气节自居,往来交谈,说的最多的也往往是忠孝节义、家国社稷。东林党人当年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复社名流们的慷慨激昂、道德节义,无不让年轻的郑成功心向往之。
二十岁恰好是一个男人开始树立偶像的年龄。此时郑成功心中偶像,是抵御外辱佑护东南的父亲郑芝龙和教他做人为学处事的东林首领钱谦益。二十岁也是一个男人树立信仰的年龄。从童年母亲的教诲,到十三年正规儒学的教育,再到钱谦益的激励训导,这时的郑成功,终于确立了终生始终不渝的信仰:精忠报国、匡扶社稷。
明朝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十岁的郑成功正忙着读书受教育,读四书五经的典籍,听恩师钱谦益的教诲,经常为东林党人的无悔牺牲感动一把,也时常跟着复社清流的慷慨阔论激动一把,平日里满脑子的忠孝节义,以天下为己任。这时候的郑成功,是“风仪秀整,倜傥有大志”。
然而,时代的激烈变化给他们师生带来了思想和行动上的重大分歧。钱谦益主动投降清朝。郑成功却是坚决反对钱谦益投降清朝,并自身投奔到福建参加抗清活动。郑成功,从一个一心苦读圣贤书的儒生,到以身许国的勇士,再到收复台湾的英雄,天崩地裂、孤军奋战、大浪淘沙、千锤百炼、百折不挠、艰苦卓绝、矢志不改。一切的光荣与残酷,希望与绝望,皆从此开始。
这年秋天,钱谦益离开南京到北京任职,正式担任了清廷礼部侍郎管秘书院事兼撰修《明史》副总裁。柳如是不愿北上,留居南京。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