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培养一名官员不容易。第1/2段
在范大学士请病假告归后,胡统虞学士暂时管理内翰林秘书院的日常事务。由詹事府少詹事梁清标接任国子监祭酒一职。胡与梁是同年进士,素来关系很好,经常互相走动。英亲王阿济格这二年一直率军镇守大同。阿济格进京争取辅政叔王职位失败后,只得又回到大同镇守。
这次,阿济格回到大同后,心情烦闷,无心正事,终日沉缅于酒色之中。大同女人被誉为是中国最美丽的女人之一。他和其随从任意**当地妇女。阿济格又借口大同汉人拒绝剃头梳辫,便滥杀无辜无数。阿济格回到大同不到一个月,就弄得大同民怨沸腾,官绅共怒。这时淸廷内部因当朝首辅位置空出,一些大臣贪图权利,蠢蠢欲动。于是,朝中大臣互相弹劾之章猛增,至让人真假难分。朝廷大臣自顾不暇,对大同的这些变化根本无人过问。
一日,大淸朝皇父摄政王多尔衮,召集众臣及科道各官在银安殿朝会。摄政王说:“近日,弹劾大臣的奏章有很多。先多是弹劾冯铨的,后多是弹劾陈名夏的。对这些奏章,本王一直押着没有批示。但老押着也不是个事,总的有个处理结果。今天,本王特大会诸位爱卿,对此事做个公开公正的讨论决定。都总管太监裘世安,你先把弹劾冯铨的奏章念几道。”
裘世安说,谨遵皇父摄政王旨意。裘世安打开一个奏折念到:“御史吴达上疏,冯铨为逆党魏忠贤干儿,故习不移……平日揽权纳贿,且纵子往来贵要,招摇纳贿又可知。请罢黜,以肃政本。”裘世安又打开一个奏折念到:“御史李森先上疏,奸相冯铨误国……招摇纳贿。当日阉党魏忠贤杀戮贤良,通贿谋逆,皆成于铨一人,此通国共知者。微臣坚决反对再重用冯铨,应戮之于市”。
在清初,降清汉官中逐渐形成冯铨为首的“北党”和陈名夏为领袖的“南党”,他们勾结讨好满洲统治者,并借助手中权利巩固朝中地位,培植故交党羽。冯铨和陈名夏二人能在清初朝中得势,同是谄媚多尔衮的缘故,但是他们意见不合,就相互倾轧,分成南北两派。这时冯铨任弘文院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冯铨是顺天涿州人,明清两朝均为高官,但两朝皆系官声不太好的人。在明朝,冯铨是魏忠贤的死党,到处招权纳贿,声名狼藉。降清以后,旧习不改。但这些人再仕之后,唯务高官厚禄,毫无建树。这年八月,御史吴达、李森先、和给事中许作梅等群起参劾大学士冯铨并词连李若琳、孙之獬。
刑部认为科道官员所劾大都不实。给事中龚鼎孳现场指责冯铨为“党附魏忠贤作恶之人”。冯铨亦斥责龚鼎孳“曾降流贼李自成”。
摄政王又命都总管太监裘世安,再把弹劾陈名夏的奏章念一道。裘世安念了外转御史张煊指控陈名夏“结党行私,铨选不公,擅权乱政等十大罪状”的奏章。
陈名夏,是江南溧阳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杨廷鉴榜进士,相互倾轧,分成南北两派。这时冯铨任弘文院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冯铨是顺天涿州人,明清两朝均为高官,但两朝皆系官声不太好的人。在明朝,冯铨是魏忠贤的死党,到处招权纳贿,声名狼藉。降清以后,旧习不改。但这些人再仕之后,唯务高官厚禄,毫无建树。这年八月,御史吴达、李森先、和给事中许作梅等群起参劾大学士冯铨并词连李若琳、孙之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