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大同城被隳五尺。第1/2段
英亲王阿济格回到大同后,终日沉缅于酒色之中,且滥杀无辜,直弄得民怨沸腾。最后,一个有身份的新娘,大同守将姜瓖的侄媳妇,也被阿济格他们从轿中抢走。这让姜瓖怒不可遏,忍无可忍。姜瓖是明末清初将领,陕西榆林人。姜家世代皆是明将。崇祯后期,姜瓖的长兄姜让是陕西榆林总兵,弟姜瑄为山西阳和副总兵,姜瓖本人任大同总兵官,掌镇朔将军印。崇祯十七年二月李自成克太原,进逼大同,姜瓖投降大顺政权。三月六日,李自成离开大同时,留下张天琳、柯天相、张黑脸掌控大同,而姜瓖虽然仍被封为总兵官,但已无大权。四月,李自成败出北京,姜瓖生变。他率亲信扑向大同帅府,将起义军将领柯天相杀死。五月十日,大顺将领张天琳也在云冈县遇害。就在姜瓖扑杀起义军首领的时候,清廷派出恭顺侯吴惟华率军进攻山西,于五月十日兵临大同。姜瓖献出大同,投靠满清英亲王阿济格。然后,随阿济格进兵征伐山西、陕西。后来,姜瓖又被清廷封为镇守大同、宣化等地的总兵官。
顺治五年九月,清廷为防止喀尔喀蒙古越过边界,派英亲王阿济格率军驻防大同。清廷像大顺政权一样,对姜瓖兄弟不是完全信任。阿济格率军驻防大同后,姜瓖就失去了镇守大同的真正军权。清廷此举招致姜瓖的猜疑和不满。当时,山西周边农民军反清活动还有一些声势,姜瓖受到很大触动,就暗中准备反清。
这次,姜瓖的侄媳妇被阿济格他们从轿中抢走。姜瓖亲自出面找阿济格他们要人,竟被撵打了出来。姜瓖勃然大怒,不能再忍,率部造反,誓用满清鞑靼的血来洗刷耻辱。阿济格听到叛乱的消息,从酒中惊醒,只得率少数亲随从大同城匆匆逃走了。姜瓖率部占领大同,自称南明永历朝廷的平狄大将军,举起反清大旗。大同左卫、浑源、太原、汾州、泽州等地农民竞起响应,山西许多地方官吏望风归降,一时全晋震动。
摄政王多尔衮得到大同兵变的消息后,急忙调派八旗官兵,载红夷大炮急赴大同讨伐。姜瓖率部死守大同城,清军久攻不下。清军攻城受挫的消息传出后,山东和朝鲜又生重大变故。山东登州总兵乘机率部反叛,已经攻占了登州周边几个州县。在汉朝,朝鲜老国王逝世,新国王登基。新国王排斥亲清派大臣,重用义理派大臣。朝鲜义理派大臣当权,教唆新国王联合日本国、南明对抗清朝。摄政王见全国整体形势不妙,急寻对策。
胡学士对摄政王说:“皇父摄政王不必担忧,全国局势尤在朝廷掌控之中。现大同、登州和汉城三股逆流之中,为害最早、为害最剧的就是大同姜逆。登州叛逆,只不过是一伙乌合之众,闻大同之乱而乍起。朝廷命令山东督抚带领本部兵马,剿抚并用,登州之乱可传檄而定。汉城距天朝山高路远,既使义理派想出兵骚扰,也是一年半载之后的事。当前一段时间,朝廷可以专心讨伐大同姜逆。至于如何调兵遣将剿灭姜逆,非臣所长,臣不敢妄言。”
摄政王认同出兵剿灭姜逆是朝廷当前首要之事,关系全局。于是,摄政王再次增兵讨伐姜逆。最后多尔衮亲至大同督师,胡学士随行。
六月,多尔衮亲自在大同城东门外真武庙安下大营。真武庙地势高,可俯瞰大同全城,十三门红夷大炮也可在此地更好发挥威力。一个名叫曹振彦的满清包衣、内务府六品主事这次也被抽调到多尔衮和阿济格清军大营任文案等工作。曹振彦向胡学士进言:“胡大人,小的有个想法,不知对不对。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我军应该先礼后兵,尽力招降姜逆。”胡学士问:“想必曹主事已有妙计?”曹答:“下官已草拟一份《致姜瓖书》。如可行,即可用箭将书信射入大同城内招降姜瓖。”胡学士说:“此计甚妙,我立刻禀告皇父摄政王。”摄政王看了《致姜瓖书》后大喜,说道:“想不到一个小小主事竟有如此胆识和文笔。此招降姜逆书,能够明之以大义晓之以利害。正合吾意,立即照办。”
很快,三份招降书被清兵用箭射入大同城内。大同城内军民一阵骚动后,立即将信进呈姜瓖。姜瓖挥剑将面前案桌砍去一角,又告诫众将官说:“有再言向满清鞑靼投降者,与此案同伐大同姜逆。至于如何调兵遣将剿灭姜逆,非臣所长,臣不敢妄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