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长沙城危在旦夕。第2/2段
北书(清政府招降书)至,谓“大者王,小者侯”,堵胤锡严辞拒绝。堵胤锡率军接应忠贞营渡江分道趋常德。南明总兵马进忠素与忠贞营将士不和,尽焚刍粮庐舍走湘乡。李赤心、高必正应命率部于十月间到达常德。堵胤锡与忠贞营在常德无所得食。十月二十一日,忠贞营从常德进发,击败清总兵徐勇派来的援兵。二十四日,收复益阳县。十一月初一日,分兵进攻湘潭、湘乡、衡山。初三日占领湘潭县。初九日又攻克湘乡、衡山两县。至此,长沙府属十二个州县已经被明军收复九座,只剩下府附郭二县长沙、善化和浏阳仍为清军据守,长沙成了孤城。
十一月十一日,李赤心、高必正亲统将校数十名率领兵马包围长沙,“临城四面攻打”,发“箭如雨,铳子落城中如鸡卵,中人物皆毙”,五天五夜连番进攻,“掘城凿洞”,志在必克。清偏沅巡抚线缙、总兵徐勇据城顽抗,但部下兵丁只有一万多名,又外无救援。徐勇在城头督战时,被李赤心一箭射伤。忠贞营大军攻下长沙城只是时间问题了。何腾蛟在十一月间给瞿式耜的塘报中还说“本阁部不以恢长为喜,而以忠贞来附为喜”。同年十二月初一日,瞿式耜转奏后,圣旨还说:“今长、湘凯闻,李赤心、高必正等雄冠诸军;制辅堵胤锡联属各部,以成大捷,朕心嘉悦。”忠贞营至长沙攻城,已挖二窟,城内岌岌。堵胤锡在忠贞营即将攻克长沙时也不无得意地说:“长沙自督辅失之,我为复之,不亦善乎。“何腾蛟听到后妒意倍增:“长沙自我失之,必自我复之。”
何腾蛟率少数兵马亲自到湘潭,突然命令将李赤心军调往江西,马进忠军调来湘潭。他竟以督师阁部的权力下令把即将攻下长沙的忠贞营调赴江西。表面理由是派他们解救被谭泰、何洛会部清军包围在南昌的金声桓、王得仁;实际上是要让自己直接节制的南明杂牌军队收复长沙。堵胤锡拗不过何腾蛟,被迫下令忠贞营于十一月十六日放弃即将攻克的长沙,怅怅然带兵东进。于是,南明的高级将官们就此酿下大错,埋下巨祸,最后只能自食苦果。清朝湖广巡按吴达在给朝廷的奏疏中说:“一只虎等贼于十一月十一日攻围长沙,危在旦夕,幸众将士血战,方得保全。……长沙之围虽十六日报解,而其势益危”;偏沅巡抚线缙也说长沙“将至垂危”,十六日李赤心等大军忽然“抱头鼠窜”。长沙城里的清军逃脱了覆没之灾,趁解围的机会四出抢粮,加固城守。
李、高率忠贞营撤长沙之围,移营东进。由于他们已远离自己的夔东基地,湖南地方残破筹饷不易,而扼据攸县、茶陵一带的南明杂牌军队又惟恐忠贞营过境将危及自己的地盘,以武力阻止忠贞营通过。李、高部众十数万人处于饥寒交迫、进退失据的困境之中。到次年正月南昌失守,忠贞营援赣的任务已化为泡影,只得退守郴州。何腾蛟、堵胤锡节制的各部明军趁清军主力撤出湖南的时机,收复了湘西、湘南许多州县。何腾蛟自以为调走忠贞营以后,就可以让自己节制的勋镇拿下长沙,攫取首功。然而,何腾蛟指挥无能。在忠贞营从长沙撤围后,他始终没有派出一支象样的明军进攻长沙。何腾蛟还对敌情缺乏充分的了解,盲目乐观。他不知道清廷济尔哈朗统率的满、汉大军正在向湖南前线推进。南明军队各自为政,难于承担收复湖南全境、东援江西的重任,更难以抵抗清军主力进攻。一旦清军主力再度入湘,后果不堪设想。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