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洪承畴开府长沙。第2/2段
洪承畴利用长沙幕府进行招抚活动,取得了重大成效。首先是弥补了清军兵力不足、在复杂地形中无法发挥战斗力的弱点。顺治十三年兵部有一题本,提到荆州总兵郑四维鉴于荆门近逼“寇锋”,建议将安陆驻防移至此地。但安陆所属的钟祥、潜江、景陵、沔阳等州县,因为四面环湖,“素称绿林出没之所”,东、北面的黄州、德安,也有“各寨伏莽耽耽思逞”。洪氏只得采取折衷方案,将安陆驻防一分为二,一移荆门,一留安陆。显然湖北各地抗清武装占据有利地形,打击、骚扰清军,使得清兵防不胜防,守不胜守。不惟兵力不敷,即使拥有优势兵力也无从发挥,“从来满兵所到,贼即败亡”,“但鸟道羊肠,马匹不便驰骤”。湖广总督祖泽远“为此不敢吁控”满兵前来剿贼。派出幕客单刀赴会,则往往可以寓奇于胜,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取得千军万马所无法达到的成功。这一点,在陈宏范等招抚黄州山寨、廖文英招抚连阳八排山寨的活动中都有典型的表现。
削弱对方有生力量,加强自己的力量,为转入进攻阶段奠定军事基础。通过这一阶段的战斗,清军逐渐肃清了与云贵抗清武装相呼应、作为湖南战场依托的湖北山寨武装,广东、广西各地的苗瑶武装和抗清基地,取得了较大成果。顺治十二、三年之间,湖北蕲黄山寨武装、湘粤赣交界的苗民武装已被分化、瓦解,销声匿迹。郧襄一带活动了十几年的姚黄十三家农民军也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抗清武装的有生力量和社会基础确实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和削弱。长沙幕府的活动,“既为招抚榜样,更足离散贼心。”削弱抗清武装的军事力量只是洪承畴的目标之一,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招抚活动,达到“离散贼心”,使对方出现政治分裂。这是洪氏战略思想的精髓。
洪承畴不仅利用长沙幕府的招抚活动,作了较为充分、全面的政治准备,还通过艰苦、细致的战备工作,为进行军事决战准备了较为充分的物质基础。开府长沙之初,湖南几乎是个废墟的世界,“城皆瓦砾,公招降流移,兵民始聚。”洪承畴及其幕府成员首先必须招集人民、恢复社会秩序。湖南酃县经过明清战争,户口几乎减少了一半。清军要在湖南站稳脚跟,恢复经济是当务之急。在这方面,长沙幕府同样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湖广军前的屯田,是当时全国性屯田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洪承畴接受幕客建议,普遍在各地推行屯田,作为恢复社会经济的基本措施之一。到达长沙之后,洪氏“念赋重土荒,分遣屯田,官给牛、种,岁征子粒,贷其赋三年,增赋十数万而无损于民。”湖南在清初经过几次反复,饱受战争破坏,经济凋敝,人民逃亡,生产几乎处在停顿状态。在逼人的现实面前,幕客张旭初提出的屯田建议受到了重视。
在经略西南期间,洪承畴在所能控制的区域内增收田赋,这就是“洪饷”,也称九厘银。
为最后消灭南明永历政权,洪氏作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以长沙幕府为核心,一方面从政治上进行招抚工作(包括直接针对抗清武装及争取湖南士绅、间接破坏其社会基础的种种活动),另一方面,努力完成战备任务。“以守为战”中多得贤良、安民劝农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洪氏最终完成了决战的准备工作,建起一个四面防御的军事体系,这就是“以战为守”的内容,是洪氏开府长沙期间完成的又一项重大工程。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